東北網1月3日訊 近日,全省范圍內開展了『食安龍江百日行動』,為有力保障元旦等節日期間食品安全,消除食品安全隱患,這項活動在我市正如火如荼開展。
本次行動以『食安龍江、共鑄安康』為主題,以『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務求實效、保證安全』為原則。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工作職能是負責組織實施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在『食安龍江百日行動』期間,市食藥監局以強化主體責任,排查安全隱患為核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舉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培訓班。在12月初,對來自七區、八縣、一市近90家食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重點圍繞食品安全的相關概念、企業如何有效落實主體責任和《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辦法》的實施運用進行了宣講培訓,進一步促進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的全面落實,有效強化提高了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全面規范了企業的生產行為,從源頭上確保食品安全。
進行責任約談。針對2016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不合格企業分門別類組織了責任約談。其中某食品生產企業連續出現不合格產品,不僅給企業自身造成了經濟損失,也嚴重影響了我市地產名優品牌的信譽度。為此,食藥監人員對企業責任人進行了約談。在約談中,通過講法律、講食品安全知識、講不合格產品產生的危害的『三講』,告誡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不要忘記生產合格產品,保障消費者食用安全的初心。通過約談,使該企業深刻認識到自身質量安全意識不高,質量管理不嚴格、不規范,召回工作不細致、不周密,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主動承認錯誤,並停產進行全面整頓。
開展隱患排查。食品生產隱患,是指生產企業違反食品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等規定,或由於其他因素在生產活動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不安全事件的生產工藝、管理上的缺陷。排查就是通過分析研究、現場檢查,逐個、全面挖掘隱患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風險。為做好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市食藥監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發了隱患排查通知,列出7項排查重點,確保排查工作落到實處,收到實效。
實施專項檢查。組織開展了大米生產加工企業和小作坊專項檢查工作,要求各監管部門對轄區內大米生產企業和小作坊開展全覆蓋排查,通過『查來源』、『查生產銷售記錄』、『查是否存在非法添加行為』的『三查行動』,有力地保障了受省內外消費者喜愛的我市大米品牌形象和信譽。
加強重點品種的監管工作。我市白酒全鏈條監管工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今年5月,省食藥監局曾在我市組織召開現場會,為進一步鞏固成果,推動白酒監管工作取得新成效,市食藥監局又重申了白酒質量監管工作,延伸了監管觸點,再次強調了散裝白酒的管理,對白酒的生產實施全鏈條靶向性監管,確保白酒的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