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記者侯巍)近日,記者從農墾總局了解到,2016年,我省墾區經濟保持平穩發展,民生持續改善,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97.3億元,同比增長6.1%;墾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5421元,同比增長6.6%。
現代化大農業快速發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堅持發展現代農業方向,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重要指示,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努力形成農業領域的航母』。不斷鞏固和提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在大幅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的情況下,糧食總產仍達到411.9億斤,實現了『十三連豐』。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完成水利工程投資13.8億元,青龍山灌區渠首泵站成功試水運行,北區骨乾渠系全部建成。新增地表水控制面積65萬畝。在10個農場實施水土保持項目建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9.6萬畝。農機更新投入24.5億元,購置各類農機裝備3.8萬臺件。新增農用飛機4架,總數達到98架。肇東機場正式通航運營。新建生態高產標准農田211萬畝,累計完成2182.5萬畝,佔墾區耕地面積的51%。圍繞『一控三減三基本』,積極發展節水農業,水田節水控灌技術推廣面積680萬畝。大力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應對農產品市場變化和國家糧食收儲政策調整,調減玉米411.7萬畝,增加水稻33.9萬畝,大豆321.7萬畝,雜糧30.5萬畝,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18.9萬畝。以『兩牛一豬一禽』為重點,因地制宜發展規模化、集約化、標准化畜禽養殖,實現畜牧業增加值63.8億元,比上年增長3.9%。建成了一批現代奶牛、肉牛、生豬和禽產業核心示范區。北大荒寶泉嶺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采取封閉式全產業鏈一體化運營模式,建成完善的種雞繁育體系、飼料生產供應體系、肉雞屠宰加工與銷售體系,全年屠宰白羽肉雞4000萬只,為墾區完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提供了有益經驗。建三江管理局200萬頭生豬養殖、屠宰、加工一體化項目一期工程已啟動。
『鴨稻』『蟹稻』『鵝玉』等綠色(有機)農牧業生產模式示范面積達到4萬畝。新增綠色食品種植面積50萬畝,總面積達到3300萬畝,新增綠色食品認證農產品47個,總數達到292;新增有機食品認證面積46.9萬畝,總面積達到245.5萬畝。積極發展『互聯網+智慧農業』『互聯網+綠色(有機)農業』『互聯網+營銷』等,推進農業標准化生產,加強農業投入品管理和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大農網』『北大荒糧油拍賣網』等6戶電商平臺運營良好。累計實現線上交易額59.23億元,零售額5.28億元。
2017年,墾區將迎來北大荒開發建設70周年。我省墾區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創新驅動,培育壯大新動能,激發內生動力,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創新實施『五大規劃』,加快發展重點產業,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奮力推動農墾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