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林甸千戶農民"借游興家" 年創產值達千萬元
2017-02-04 08:54:03 來源:大慶網  作者:震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4日訊『吃綠色食品、摘溫室果蔬……』有『中國溫泉之鄉』、『世界養生天堂』之稱的林甸縣利用當地旅游優勢巧打特色牌,發展『庭院經濟』,『借游興家』,利用自家院子辦起特色果蔬、養殖、農家樂飯莊,把大把鈔票裝進了腰包。

  來到林甸縣三合鄉勝利村,靠近濕地,你就能看到一個用紅磚砌起的大院子,這個佔地萬餘平方米大院子裡不但有特色果蔬種植、養殖園,還開了一間農家樂飯莊。這個院子就是在林甸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農家飯莊』。

  飯莊的主人叫崔麗娟,這個大院子一年能給她帶來約10萬元的收入。

  鄰居站在旁邊聽了撇了撇嘴:『我看一年最次也得掙10萬元。』

  正在聊天時,幾輛外地車牌號的車輛駛入院內,崔麗娟緊忙上去招呼客人。

  『這是之前打電話訂桌的,俺們這裡不僅招待本地人,外地游客也不老少呢。』一名服務員向記者說道。

  招呼客人後,崔麗娟告訴記者:『她家的大院子不僅包含綠色飯莊,裡面還有綠色果蔬和散養的雞鴨鵝,全家人就圍著這個「大院子」轉,一年四季不斷收入!』

  問崔麗娟致富秘訣,她很自豪:『關鍵是我家院子位置好,靠近旅游區,借著旅游的光,我把錢賺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隨著林甸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該縣的農民開始『借游興家』。記者從林甸縣旅游局了解到,像崔麗娟這樣靠著旅游區搞起『庭院經濟』的農民,在該縣有近千戶,年創產值達到千萬元以上。

  農民把『庭院經濟』做活了,但多數規模還太小。『規模小帶動能力差,只有把庭院經濟做成田園式產業纔能闖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業內人士稱。

  隨著林甸棚室經濟的快速發展,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勢頭漸強。崔麗娟正是借這個光,把自家飯店的規模擴大。去年她投資200萬元擴建了自己的的旅游小天地,濕地有55萬平方米,陸地有50000平方米,其中包括綠色生態養殖基地、特色養殖、接待中心、餐廳、客房等等。崔麗娟說,她要打造一個真正的綠色、無污染的、原生態的濕地景區,將來游客到她的院子可以自己種菜、摘菜、做菜,不想回家,還可以多住幾日;回家時,還可以將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帶回去。

  其實,林甸的『庭院經濟』已經開始向田園式發展了。尤其是勝利村,這裡50%以上的村民借著旅游業搞起了『庭院經濟』,在政府的整體規劃協調下,經營類別豐富,整體已經形成規模,正朝著田園式農家休閑產業的方向發展。

  隨著林甸縣旅游業的迅速發展,相信,這裡農民們的『庭院經濟』、田園式產業也將迎來一次飛躍。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