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哈爾濱銀行多年來立足於本土發展,始終秉承『普惠金融、和諧共富』的經營理念,致力於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城鄉居民。為實現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哈爾濱銀行將繼續不遺餘力的為家鄉作出貢獻,全力推動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到村到戶到人,努力讓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按需求便捷獲得貸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橕。在黑龍江省政府及銀監局等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按照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紮實推進精准金融扶貧工作,切實加大扶貧開發金融服務的支持力度,助力打贏『十三五』脫貧攻堅戰。
東北網2月10日訊(記者李倩)記者從哈爾濱銀行獲悉,截至2016年12末,哈爾濱銀行支持建檔立卡貧困客戶6.46萬,精准扶貧貸款餘額6.01億元,累計發放扶貧貸款金額23億元。在扶持的貧困人口中已經脫貧人口達2.37萬戶。哈爾濱銀行在精准扶貧工作中取得成效顯著,在全省金融機構中位居前列。
加強行內資源配置提昇扶貧工作成效
哈爾濱銀行全行上下高度重視精准扶貧工作,第一時間出臺了《『十三五』時期哈爾濱銀行金融扶貧工作規劃》及扶貧工作指導意見,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對扶貧貸款工作的績效考核、撥備計提等給予政策支持,主要指標提高容忍度,鼓勵分支機構開展精准扶貧工作。持續完善金融扶貧工作機制,以切實提昇精准扶貧工作成效。
降低准入門檻提高扶貧金融服務可獲得性
針對現有適用於扶貧貸款的產品進行了適當調整,針對貧困戶放寬了授信、用信條件,提高信用貸款的授信額度,擴大扶貧貸款覆蓋面,確保建卡貧困戶都能獲得扶貧信貸支持。同時,哈爾濱銀行密切與貧困地區各種類型的經濟主體合作,通過支持農業龍頭企業輻射一批,支持專業合作社帶動一批,支持規模大戶幫扶一批,支持產業園區就業一批等,讓貧困戶得到創業、就業、入股等機會,增加收入。
加快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建設提昇金融服務質量
哈爾濱銀行在農村金融服務環境建設工作上采取到鎮、到村、到戶的『三到』模式,在保證縣域物理網點數不下降的前提下,同步推進網點布局優化,持續推進『助農E站』服務,布設ATM、POS機等基礎服務設施,切實滿足偏遠農村各項支農補貼發放、小額提現、轉賬等基本服務需求,消滅金融服務盲區,多渠道全面為貧困客戶提供金融服務。截至2016年12月末,哈爾濱銀行已在黑龍江省內建設助農e站1600餘家,覆蓋了黑龍江省哈爾濱、雙鴨山、雞西、鶴崗、綏化、佳木斯、牡丹江、七臺河等8個地市、442個鄉鎮、653個村屯。
創新農業產業鏈服務模式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哈爾濱銀行在農村金融領域以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優先培育優勢主導產業,支持農戶致富的集群效應,采取『企業+農戶』、『公司+農戶』或『專業合作組織+農戶』等模式,支持重點村和農戶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養殖業、進一步促進低收入人群增收。為家庭農場、致富帶頭人等群體提供信貸支持,積極推動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模式,提高帶動貧困戶脫貧效應。
推進產品創新提高扶貧金融服務契合度
哈爾濱銀行結合自身地緣優勢,對本省貧困戶及相關產業進行了深入調研,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研發多款產品,以更好的滿足客戶脫貧致富道路的金融需求。針對農村婦女、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等群體,推出創業擔保貸款,滿足其自主創業需求;針對貧困農戶,研發了種養殖貸款、畜保通貸款、兩權抵押貸款等信貸產品;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出豐收e貸、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貸款、農民專業合作社貸款等。同時,哈爾濱銀行不斷豐富擔保方式,創新糧食直補賬戶質押、農機具抵押、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倉單、存貨、動產等權益質押等,以農業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帶動貧困人口批量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