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出臺對外科技創新合作方案 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
2017-02-24 08:1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今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4日訊為全面發揮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引領和支橕作用,打造發展理念相通、要素流動暢通、科技設施聯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的創新共同體,國家科技部等四部委於去年聯合印發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為落實國家規劃,進一步深化我省與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絲路帶沿線亞歐國家及歐洲發達國家的科技創新合作,為中蒙俄經濟走廊黑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提供有力支橕,日前,省科技廳、發改委、外事辦和商務廳聯合出臺了《黑龍江省關於落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科技創新合作專項規劃〉的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我省將依托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高新技術企業及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聚集優勢科技資源和人纔,發揮地緣優勢、產業優勢、科技優勢和人纔優勢,推動跨境產學研結合,努力開創全方位對外科技創新合作新格局,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

  加快基地布局提昇合作層次

  根據《方案》,我省將以深化國家科技人文交流往來、加快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和布局、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再創新、提昇參與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層次為重點任務,穩步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產業合作。

  據介紹,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省中醫藥大學已組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國際組織和中俄中醫藥創新發展聯盟等國際創新聯盟。我省將以這些國際創新聯盟為依托,引進和利用國際科技資源,聚焦共性關鍵技術,深化產學研合作。同時,加快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建設和布局,推動建設一批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發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合作平臺,構建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促進適用成果轉移轉化;以項目—人纔—基地相結合的模式,整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中心的研發資源、合作渠道資源和資金資源,逐步形成區域創新合作格局;

  鼓勵引導相關市地推進境外農業科技園區和跨境科技園區的建設,以技術合作為先導穩步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產業合作。

  鼓勵參與實施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和創新對話,培育一批兼具專業素養、外語能力和國際視野的科學家和企業家團隊,參與國際高端科技論壇和對話,提昇合作層次和水平;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加快形成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的國際科技合作服務產業。

  拓展渠道網絡推動產業合作

  根據《方案》,我省將重點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獨聯體國家,『一帶一路』沿線歐洲國家,日韓周邊國家和港澳臺地區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同時,拓展對外科技創新合作渠道網絡,引導和鼓勵省內科研機構與這些國家的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產業協會和企業界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和長效合作機制。

  同時,通過科技合作引導推動重點產業合作。以科研資源密集的俄羅斯中部地區、工業資源密集的歐洲國家、中小型企業密集的日韓周邊國家為主,發揮科技合作的先導作用,鼓勵引導大型企業與國外企業開展產品配套、聯合設計、合資生產等產業合作;鼓勵科技園區和孵化器擴大對外開放,引導中小型科技企業引進有產業化前景的高新技術成果,減少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深化科技金融合作,設立中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有產業化前景的合作項目,鼓勵省內各類金融機構建立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和投融資機制,重點支持科技基礎建設和重要合作項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科技實力較強的沿線國家設立研發中心,利用境外科技資源和人纔,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促進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昇。

  實施合作項目培養高層次人纔

  從國家外交經濟宏觀走勢和我省產業結構的微觀需求出發,我省將研究制定『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科技合作路線圖,為我省『十三五』期間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提供決策依據和理論指導。

  我省將面向十大產業和重點領域,圍繞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謀劃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建立項目協作研發機制,引進國外先進項目運營模式,提昇項目管理水平,推動全省創新研發活動國際化。同時,以《『互聯網+』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為指引,建立國際科技合作在線交流平臺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促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技術轉移和合作。

  培養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合作人纔團隊。鼓勵科研和管理人員實施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參加國際科技組織,培養熟悉經濟管理和國際慣例的科學家隊伍和科技型企業家隊伍,提昇科技管理人員的國際化交往能力;引進海外高層專家團隊和智力資源,針對『一帶一路』龍江絲路帶科技創新合作的重大問題和關鍵技術進行評估和決策諮詢。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