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 支持『731』罪證檔案申報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2017-03-07 13:44: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那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7日訊 歷史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千秋功過,盡在其間;歷史也是一個民族的財富,千古鏡鑒,悉出於此。對於黑龍江省來說,20世紀上半葉,痛苦與悲憤並存,抗爭與犧牲不斷,近幾年這段浴火重生的歷史回響,受到廣泛關注和研究,『十四年抗戰史』也已正式載入中小學課本。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我省多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支持『731』罪證檔案申報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厘清並還原歷史是對生命尊嚴的敬畏

  『侵華日軍「731」部隊於1939年至1945年間在哈爾濱,使用中國人、朝鮮人和同盟國戰俘進行生物武器與化學武器的效果實驗,這種滅絕人性的行為是對生命尊嚴的嚴重踐踏。』我省全國政協委員賈德昌激動地說,『1997年,180名因「731」部隊實驗致死的中國人死者家屬對日本政府提出訴訟,要求全面披露「731」部隊事實,並道歉賠償。2002年8月,東京地方法院終於承認「731」部隊的存在以及所進行的生物戰實驗的行為。』

  賈德昌認為,厘清並還原這段歷史,是對生命尊嚴的敬畏與尊重,有必要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

  罪證檔案走向世界警示世人宣傳和平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姜明向記者介紹,《世界記憶名錄》文化工程旨在保護人類寶貴文獻遺產,防止集體記憶喪失,喚起人們對歷史、文化的回憶與重視。目前,我國共有10項檔案納入《世界記憶名錄》,有7項檔案納入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

  『「731」部隊罪證陳列館,保存大量罪證文獻、戰犯供詞和影音資料,現登記在冊文物15360件、檔案史料累計42萬頁、原「731」部隊成員口述音像檔案超過300小時,其檔案的獨特性、稀缺性和完整性非常突出,完全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申報《世界記憶名錄》的相關標准。』姜明說,目前,『731』部隊罪證陳列新館,年參觀人數近百萬,並相繼開展了哈爾濱國家公祭日、『中日民間保存細菌戰文獻文物搜集整理與研究專題論證會』等活動,有效發揮了國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的教育作用。但相對於硬件建設和學術研究,『731』部隊罪證宣傳尤其是對外宣傳工作還處於較低層次,在國際知名度上與『奧斯維辛集中營』、『南京大屠殺』還有很大差距。

  為此,他建議國家支持『731』罪證檔案申報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與『南京大屠殺檔案』、『慰安婦檔案』相互配合,進一步譴責日本侵華罪行、反對日本軍國主義,推動『731』罪證檔案走向世界,更好發揮記錄歷史、警示世人、宣傳和平的重要作用。

  借鑒國內申報經驗注重國際宣傳效果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陳化蘭認為,『731』罪證檔案申報亞太區《世界記憶名錄》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訂立的多項標准,包括文獻的稀有性、世界范圍內的獨特性、歷十年之久的時間長度等。尤其是在哈爾濱地區被『731』部隊殘害的三千名同胞,已厘清姓名或死者資料達50%以上。

  陳化蘭提出,建議國家文化部門牽頭,在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實錄》的基礎上,組織專家學者整理相關文獻及研究成果,指導哈爾濱形成系統的『731』罪證檔案,並指導制定相關申報文本;建議國家文化部門牽頭協調,借鑒南京、澳門成功申報經驗,指導哈爾濱制定申報工作方案,並組織開展相關申報工作;建議國家教育部門將『731』罪行史納入歷史教科書,教育青少年勿忘歷史;建議國家宣傳部門支持『731』罪證展覽在全國地級城市巡展,並擇機在東亞、歐美等國家推出國際展覽。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