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強米業施工現場。
黑龍江日報4月6日訊 冰城三月乍暖還寒,在阿城區的大項目施工現場,卻早已是塔吊林立、『春意盎然』。為了推進項目實施,阿城區堅持把抓產業、上項目作為破解結構性難題、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重要載體,隨著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實力阿城、生態阿城、宜居阿城、法治阿城、幸福阿城』正以項目為支點,積蓄著跨越發展的新動能。在日前召開的阿城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該區把『抓經濟抓產業抓招商』作為全區工作重點。
落實領導包保責任制
阿城區今年在大項目建設上,落實領導責任、細化推進措施、完善服務保障機制,確保該區2017年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據悉,阿城區高度重視今年大項目開復工建設工作,為更好地推進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區委區政府先後多次召開專項會議研究部署大項目建設工作,並實行了區級領導按分管戰線對全區2017年重點項目實施包保責任制。區級領導作為項目包保工作第一責任人,緊緊抓住產業項目這一牽動經濟增長的牛鼻子,主動對接,加大解決問題力度,幫助企業解決立項報批、征地拆遷、手續辦理、資金協調等方面問題。力爭新建項目盡早開工,續建項目加快進度,確保全區重點產業項目早日投產達效。各責任單位也把為企業發展服務、為項目建設服務作為第一要務,為大項目開復工提供更好保障,爭取更多項目在春季『4·28』集中開工日開工建設,對影響『4·28』開復工的節點問題,及時梳理上報,協調各職能部門加大解決問題力度,並積極督促項目的建設進度,確保完成年度計劃投資。各項目單位也不斷夯實基礎數據,盡快確定項目推進計劃,加快項目前期審批工作,完善推進機制,推進項目保開工、保進度、保建成投產,確保項目建設有序推進。
大項目『抱團』落戶
看圖紙、搶工期、解難題。日前,記者在阿城區秋強米業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電力施工人員正與企業負責人研究如何解決用電問題,這個30萬噸大米深加工項目正處於破土建設階段,如果不能在6月初投產,就會錯過今年最好的生產加工季。
哈爾濱電力事業集團公司阿城分公司總經理陳光烈向記者介紹:『因為這個項目必須盡快開工,需要三天把電路全部打通,我們打破一切常規手續,終於在三天之內全部完成。』電力問題解決了,企業沒有了後顧之懮。待項目投產後,可年加工糙米100萬噸、精米30萬噸,實現年產值24億元,成為周邊最大的大米深加工企業。如果秋強米業項目是剛剛破土生長的『春筍』,需要阿城區委區政府的『精心呵護』,那麼馬上要在6月份試營業的美麗島項目則是成長中的樹苗。建築面積13.5萬平方米、總投資4.2億元的美麗島項目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准建設,主打『俄羅斯文化』牌,不僅在溫泉、室內水上樂園、童話城堡和戶外水上樂園中設置彩色的俄羅斯方塊、套娃等『俄式文化』元素,還引入了俄羅斯頂級表演團隊,打造常駐主題演出。這一大型文化旅游綜合體經過兩年的施工,現已進入內部裝修階段,預計6月中旬一期工程開門迎客。
據介紹,像秋強米業和美麗島這樣的好項目大項目之所以『抱團』落戶阿城,一方面是由於阿城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另一方面,還因為阿城區高度重視大項目開復工的服務工作。2017年阿城區計劃開復工建設的500萬元以上產業項目有40個,總投資達20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20.5億元。為了給產業項目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阿城區『主動對接,靠前服務』,通過啟動三級協調和項目大督辦機制、開闢綠色審批通道,使企業在前期辦理手續和後期動工、達產時大大提高了效率。『盯著項目乾圍著項目轉』,憑借『一路綠燈』的務實作風和為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優質服務,產業項目紛紛紮根阿城。這些項目中既有裝備制造產業的省建工集團建材產業園,也有新能源產業的西川新能源光伏發電。體量大、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拓展空間廣的產業項目不僅使阿城區補齊短板,也成為調結構、轉動能、促發展的有力抓手。
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綠色是人們對健康的永恆追求,綠色食品的市場需求將越來越大。據介紹,阿城區接下來將主動適應食品消費結構昇級的要求,按照標准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的方向,以國家級農產品和食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為契機,加快推動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養殖、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全產業鏈發展,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食品產業體系。該區將加快推進中高端綠色產品和相關的原料供應、輔料配料、機械包裝、冷鏈物流等行業配套發展,培育綠色食品全產業鏈,集中打造綠色食品產業集群。
據了解,阿城區將擴大酒類、飲料制造優勢,支持秋林裡道斯、青島啤酒、玉泉酒業、龍江龍酒業、藍谷食品等現有食品企業大力開拓省內外市場,支持在全國設立綠色食品旗艦店、連鎖店、體驗店,發展綠色食品電商平臺,發揮好輻射帶動效應;支持伊盛源清真食品、信誠玉泉山養殖、濱盛養殖、金水河農業、金都米業等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發展精深加工,打造阿城食品綠色、有機、健康、安全『金』字招牌。
一個地區要發展,必須抓經濟、抓產業,經濟工作中首要抓招商、抓項目。接下來,阿城區將積極應對新常態、實現快發展,在產業建設、招商引資上做文章、搞突破,立足現有、發揮應有,把握機遇、乘勢而上,爭取更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