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日報社論:精品工程來自為民情懷
2017-04-07 07:43:0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常春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7日訊 老百姓棚改房怎麼建?哈爾濱市東直家園棚改項目作出了好示范。去年3月末開工,9月即獲得創建全國優秀示范小區(詹天佑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的資格,高起點『出發』,全程對標『全國優秀』,視質量為企業『生命』,讓這片棚改房承載了更多百姓期待。把民生工程建成精品工程,東直家園棚改項目樹立了一個『精品』樣本。

  『詹天佑獎』為何值得如此看重?首先,『詹天佑獎』是在國家建設部、鐵道部等部門共同支持與指導下設立的獎項,旨在表彰獎勵在科技創新與新技術應用中成績顯著的工程項目。其次,這個獎『得來不易』。盡管評選面向全國,每年評選一屆,但每屆僅20項左右工程項目獲獎,此番哈爾濱市東直家園棚改項目是東北三省首個獲此殊榮的棚改保障房項目,也是當年全國僅有的兩個獲得該創建資格的項目之一。這一榮譽,既是對工程項目工藝先進程度的肯定,也包含著對工程質量的莫大認可。

  住有所居是民生大事。在房價高企、一房難求的當下,改善民眾尤其是低收入群體的居住條件,尤顯珍貴。在財政收入增幅放緩的壓力下,我省民生支出比例『不降反昇』,僅去年就開工棚改房20.8萬套,建成19.9萬套,彰顯出濃濃的為民情懷。曾幾何時,國內一些地區出現的棚改房質量缺陷問題,令一些人對棚改房質量深表擔懮,阻斷了百姓的安居夢。哈爾濱這一棚改小區,在質量上一絲不苟,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以過硬的質量,消弭了回遷戶的擔懮,同時也匡正了人們的認識:棚改房,不僅是低收入人群的棲身之所,更可是怡心之地;棚改房,不僅是滿足基本生存的安居住宅,更要是質量過硬、技術先進的優秀住房、樣板工程。

  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一則軼事。2016年1月,美國將當年的普利茲克建築獎頒發給了『起初並不被看好』的智利建築師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理由是『面對底層人士,他也願意在有限的資金、空間前提下將建築做到極致。』同理,我們的棚改工程並不比亞歷杭德羅·阿拉維納為底層人士建房遇到的困難少,我們既要求有住房質量的提昇,更要為回遷群眾在環境質量、生活質量、文明質量上來一次提昇,這種把群眾需求舉過頭頂的提昇,都需要做到『極致』。近日,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名單,哈爾濱位列其中。如何統籌設計、考量、處理好棚改房,做到與城市面貌相得益彰,東直家園棚改項目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借鑒。

  不管是保障房也好,還是其他民生工程也罷,『走心』建設就能做成『良心』精品,就能得到『真心』點贊。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