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7日訊 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同面對抑郁,共促心理健康』。隨著社會壓力大、精神緊張等因素影響,越來越多的人群備受抑郁癥困擾,青少年、年輕人、育齡婦女(尤其是在產後)以及60歲以上老年人已成為抑郁癥的高危人群。記者從哈市紅十字中心醫院了解到,近年來該院接診的孕期和產後抑郁女性逐年增多。該院健教中心護士長崔靜提醒,孕期和產後抑郁對母親和孩子危害很大,當女性出現不明原因的身體不適或疼痛、睡眠障礙和過度進食等癥狀時,要警惕可能發生『抑郁』了。
病例1:女CEO產後拒絕和孩子接觸
35歲的魯女士是一家外資公司CEO,懷孕36周時,因中度妊娠高血壓、胎心電子監護連續出現胎心率變異減速不得不提前剖宮產。好不容易生下孩子且母子平安,本來是件高興事,可是產後的魯女士總說切口疼,拒絕給孩子哺乳,甚至連抱孩子都不肯,還常暗自流淚。有一天,她竟將熟睡中孩子的衣服全部扒光,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幸好被丈夫制止了。丈夫及時請心理醫生會診,經了解,原來魯女士是意外懷孕。由於不想失去職位,她在孕期一直想『弄掉』孩子,但都沒成功。崔靜介紹,孕期由於生理和心理原因導致情緒波動較大,但如果長期無法得到關注和乾預很可能發展為『抑郁』。孕期抑郁可導致孕婦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營養不良、體重不足,患產後抑郁的風險增加2-5倍。
病例2:因沒生男孩遭冷落 23歲產婦月子裡喝農藥
幾年前,23歲的產婦小張順產生下一個漂亮女孩,剛出產房,婆婆一句: 『怎麼沒生個帶把兒的!』猶如一盆涼水將小張澆個透心涼。回家後,婆婆和老公的冷漠,照顧新生兒的疲憊把小張壓得喘不過氣來,漸漸的她話越說越少,飯也不怎麼吃,覺也睡不著,整個人性情大變。月子裡的一天,她趁家人不備,將家中的一瓶農藥喝了下去,雖經全力搶救,也沒能挽回她年輕的生命。崔靜說,小張是她從醫以來遇到的最年輕的因產後抑郁導致輕生的產婦。產後抑郁癥可能與女性產後荷爾蒙水平變化有關,此外,過度緊張、身體疲憊、睡眠不足、身體不適以及對現狀不滿、缺少他人關懷和支持、對作為母親這個新角色既新鮮又恐懼等心理問題也是導致產後抑郁的重要原因。
產後抑郁並非女性專利
專家提醒,由於夫妻親密無間,丈夫對妻子分娩關懷備至,大約有10%的丈夫在妻子產後期也會出現抑郁的情況。崔靜介紹, 『父親產後抑郁』易出現於高度脆弱的家庭,患病的父親同樣對嬰兒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她提醒,無論是孕產期的女性還是新手爸爸都要學會有效識別『情緒信號』,及時尋求心理門診和精神科醫護人員的幫助,並進行適當的心理乾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