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訊(記者 侯巍)今年1-2月份,加格達奇區經濟發展開局平穩。截至2月末,非公經濟增加值完成3.63億元,同比增長6%,非公經濟上繳稅金達6113萬元;接待旅游人次23.36萬人次,同比去年增長4.6%,實現旅游收入2.26億元,同比增長3%。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作為大興安嶺首府—加格達奇堅持好字當頭、快在其中,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奮力打好轉型發展攻堅戰,開啟了全面轉型發展新局面!
招商引資穩步推進
近日,記者走訪加格達奇區的商務局、園區辦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們正忙著辦理復工和新開工項目的前期准備工作,隨手翻開工作人員手中的『領導乾部包建大項目一覽表』,記者看到,每個大項目都對應著詳盡的工作計劃,不僅有處級包扶領導,分管領導、責任單位和負責任人也都一一細化,每個項目都是『多對一』的『保姆級』服務標准。
今年,這個區依舊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啟動了『招商之冬』活動,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對招商引資項目從合作洽談、項目前期、施工建設到投產經營各環節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形成了上下各司其責、通力合作抓招商的良好局面。同時,為了全方位加快項目建設,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加格達奇區上下實行項目建設責任制,采取『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實施了處級領導乾部包扶項目制度,定期深入企業了解生產建設情況,定期召開由有關部門和項目單位參加的重大項目前期及在建項目協調會,通報項目的投資完成情況和年度計劃完成情況,研究解決前期工作和在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落實解決問題的單位和責任人。每個重點項目都規定了完成的時限,由處級領導負責推進,全面保證項目建設進程,以『多對一』的跟蹤服務逐一確保項目順利開工、快速進展、早日投產。
高起點規劃旅游發展
為了進一步找准加格達奇區旅游發展定位,近日,這個區邀請北京著名的專家對旅游發展規劃進行討論研究,為旅游發展把脈問診,對加格達奇區旅游的的未來發展、具體措施進行分析探討,進一步明確了旅游發展方向和目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加格達奇區把大力發展旅游作為加快經濟轉型的另一新引擎和展示區域文化的新平臺來抓,提出了生態旅游業的發展目標,高起點編制旅游發展規劃,發揮興安旅游聯盟作用,整合南瓮河、天臺山、嘎仙洞等優勢旅游資源,推動漠河-呼中-松嶺-加格達奇-阿裡河-呼倫貝爾旅游帶資源對接,把萬畝種子園、寒溫帶植物園、甘河水域打包整體規劃,建成區域性旅游休閑度假觀光景區。積極開發冰雪體驗、綠色采摘、特色餐飲、養生度假等一批特色旅游項目和綠色餐飲體系,開闢精品線路,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市場監管,提高基礎服務水平,實現『玩在景區、吃在加區』,建立線上、線下旅游諮詢平臺,實現精准營銷、高效營銷。同時,將培育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助推旅游業發展,實施『2+1+N』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即打造版畫之鄉、北極熊冬泳隊兩個品牌;把兒童公園打造成為集版畫、書法、根雕、繪畫、攝影等於一體的文化產業園;每年舉辦冬季汽車拉力賽、國際冬泳邀請賽、全國雪上技巧冠軍賽等多項體育賽事。力爭通過『2+1+N』模式,推動生態文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棚室經濟為農民增收添力
春節前後,加格達奇區溫室大棚的反季節蔬菜全面上市,既滿足了市場需求,也讓種植反季蔬菜的農民嘗到了甜頭。在加北鄉田淑艷家的溫室大棚裡,一家人正忙著移栽菜苗,去年,她家溫室大棚種植的反季蔬菜恰好趕上春節前夕大好時機,賣上了好價錢。『這一季的蔬菜長勢非常好,推向市場的時間也剛剛好,咱種的菜比外地運來的菜好多了,城裡人比較認,價高點也願意買』,有著多年棚室種植經驗的田淑艷樂呵呵地說道。
加格達奇區目前的棚室,冬天有新鮮的小菜、春天有可口的草莓、夏天有飄香的蘑菇、秋天有甜蜜的葡萄,一年四季,季季瓜果艷艷、蔬菜青青。大力發展綠色棚室經濟是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帶動農民發家致富的有效途徑,棚室經濟大有作為。對此,加格達奇區認識清晰,不斷總結發展經驗,探索發展的新路子,大力發展棚室經濟,豐富市民『菜籃子』,豐盈農民『錢袋子』。為加快發展棚室經濟,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助推兩鄉經濟發展。在資金貸款方面,棚室種植技術上給予大力支持,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實施,有效促進棚室產業有序發展。今年,這個區將繼續培育發展特色高效農業,重點壯大馬鈴薯、棚室種植、綠色有機食品三大主導產業,依托林格貝馬鈴薯淀粉及植物蛋白質提取、中捷生態豬養殖加工項目,大力推行訂單式種養殖等生產模式,用項目帶動農業產業發展,為農民提供新的致富渠道。
這是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這『滿園春色』是信心,更是激勵和鞭策,時刻提醒著加格達奇區的乾部群眾,乘勢而上,鉚足勁頭,爭先進位,為加格達奇區實現今年既定的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