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花甲老人 『變廢為寶』巧做二胡 和朋友組成『音樂團』
2017-04-10 07:52:01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李靜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0日訊 一塊廢舊木頭能做什麼?有人會拿來當柴燒,也有人會扔掉。而在牡丹江的李洪盛老人眼裡,這些多數人認為是廢物的物件卻可以用來做樂器。他的第一個樂器——二胡,就是他用廢棄的木料和牛尾巴自制而成。今年76歲的他,和一群與他一樣有著音樂愛好的老人組成了『音樂團』,他們每天清晨都會去江邊吹拉彈唱,用音樂譜寫美好的晚年生活。

   變廢為寶自制二胡

  『鴻雁天空上,對對排成行。江水長秋草黃,草木上琴聲懮傷。』記者剛走進牡丹江東居華庭小區,就被遠遠傳來的悠揚的樂曲聲吸引。在這弦律地指引下,記者看到,今年76歲的李洪盛老人正戴著眼鏡坐在小區裡用二胡彈奏歌曲《鴻雁》,周圍還坐著圍觀的居民。看到記者的到來,李洪盛立即停止了演奏,熱情地帶著記者走進他家。

  『以前家庭條件不太好,沒有閑錢去買二胡,我就自己想辦法做了一個二胡。』李洪盛一邊說著,一邊將二胡拿到記者面前給記者講解起來,記者看到,琴軸是用廢棄的木料制成的,琴乾是用樹乾做的,看記者正在仔細研究琴弦,坐在一旁的李洪盛忍不住笑了:『這個琴弦還是我以前住在平房時,偷偷將鄰居家的馬尾剪下,拿回家後一根根梳理好做成的。』李洪盛說,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但自己做二胡已經成了習慣。

   和朋友組成『音樂團』

  李洪盛告訴記者,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從小酷愛音樂。在他還是十幾歲的孩子時,看到鄰居拉二胡就覺得聲音特別好聽,因為喜歡,他便自學二胡。大概學習了半年時間,因為家裡經濟困難,父母讓他去種地乾農活,自學二胡只能被迫停止。後來,他結婚生子,住在一個院子裡的鄰居也會拉二胡,他又拾起年輕時的愛好,一直堅持到現在。

  他一邊指著面前的樂譜架和上面手寫的樂譜一邊對記者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就找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歌曲,手抄下來,字寫得大一點,供自己練習。現在,他和一群與他一樣有著音樂愛好的老人組成了『音樂團』,『音樂團』裡有吹笛子的、拉手風琴、拉二胡的、唱歌的,每天一大早,他們各自背著自己的樂譜和樂器到江邊集合,一起切磋演奏技巧、交流樂理知識。『年齡大了在家呆不住,能夠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玩音樂,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李洪盛說,有時候『收工』回到家後,他還會意猶未盡地繼續在家吹拉彈唱,一天就這麼快樂的過去了。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