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訊(記者 張雋珊)記者11日獲悉,五常市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計劃今年新增蔬菜、兩瓜、甜玉米、中藥材、大豆、水稻等種植面積33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同比減少近兩成。

基地種植果菜。(資料圖)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基地種植果菜。(資料圖)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打造『北菜南運』基地
按照哈爾濱『一減四增』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要求,五常市等五個區縣市成為重點打造的『北菜南運』基地,扶持粘甜玉米、食用菌、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
調整種植結構
五常市種植結構調整,2017年計劃新增蔬菜、兩瓜、甜玉米、中藥材、大豆、水稻等面積33萬畝。玉米種植面積同比減少33萬畝,減少17.8%。
購進大型農機
五常市在原有的34個大型農機合作社基礎上,新購進大型農機具280臺套,插秧機150臺套。五常市大型農機具保有量達到5.8萬臺套,大壟雙行播種日進度可達7000畝。
利用物聯網服務
五常市充分發揮物聯網服務中心社會化服務平臺的作用,已安裝農民手機APP2.3萬部,今年年底計劃安裝到4萬部。通過農民手機APP開展科技培訓和科技服務,並通過制作農業科技PPT發送到農戶手機開展科技培訓。
名詞解釋:『一減四增』
哈爾濱市提出『一減四增』的要求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具體做法是,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面積,擴大水稻、大豆和蔬菜等經濟作物面積。全市玉米面積要調減到1800萬畝以下;水稻面積要增加到840萬畝以上;大豆面積增加到160萬畝以上;蔬菜面積增加到100萬畝以上;增加飼料種植面積。
責任編輯:王輝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