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13日訊 2017年計劃播種面積44.06萬畝;農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增長11%……今年以來,松北區(哈爾濱新區)不斷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將備春耕與結構調整同安排、同部署,強化『搶農時、奪積溫、保全苗、調結構』的指導思想,堅持高起點謀劃、快節奏推進、高標准落實,全區備耕資金物資已於2月中旬開始下擺,農業結構調整7大類27個重點項目大多數已開工建設,有效確保備春耕生產工作的順利進行,為全年農業生產開創良好局面。
『我區轄2鎮7個街道46個村199個自然屯,今年計劃播種面積44.06萬畝,全區春耕需要生產資金約為1.8億元,已基本籌集到位。截至3月末,物資已下擺80%。總體上看,今年農資市場貨源充足、價格穩定、質量達標、下擺順暢。』據該區農林畜牧獸醫局辦公室主任張宏偉介紹,備春耕的同時,該區按照新區新農業發展思路,依托地域優勢和農業發展規劃,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效優質農業這個主線,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自願為前提,以農民增收為目的,開展農業結構調整。『我區發揮「一區兩帶」作用,在循環農業示范區推進以減傳統玉米為重點的種植業結構調整,減少玉米種植面積,恢復和增加大豆、雜糧、青貯種植面積,推進旱改水、糧改飼、糧改菜、糧改經范圍,在水稻、蔬菜、馬鈴薯、大豆、雜糧等方面建設一批規模化、標准化生產基地。』張宏偉告訴記者,為了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支橕綠色食品產業發展,今年,該區將以哈黑公路為軸線的現代農業示范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優化經營結構,把促進規模經營與脫貧攻堅和帶動一般農戶增收結合起來;在萬寶大道農業旅游觀光帶著眼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努力做強一產、做優二產、做活三產,提昇農業綜合競爭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結合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水平。
據了解,今年,該區加大了備春耕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力度,充分發揮哈爾濱新區先行先試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資金政策、宣傳指導、科普培訓等方面多措並舉,以重點產業項目為帶動,切實做好備春耕生產和農業結構調整工作。該區集中有限財力,把重點扶持的農業結構調整項目,列入區級農發資金補貼范圍,解決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對部分重點企業進行政策性照顧,在政府采購等方面有所傾斜,解決市場銷售問題,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對農村乾部、廣大農民、農民工開展農村政策、實用技術、勞動技能等集中培訓,引導農民走自主調整道路,增強土地流轉的主動性;引導農民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將『三減』和禁種轉基因作物作為農業綠色生產的重中之重,建立定期檢查制度,通過全覆蓋宣傳,計劃常規施肥用量同比減少8%以上,有機肥施用預計增加5%以上。同時,堅決遏制轉基因植物種植,從種子等源頭上抓好轉基因農作物銷售種植,形成綠色有機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