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管理方式上,按照人定車、車定路的原則,明確責任,並從出勤、違紀、作業質量、作業標准、車輛管理、安全文明六個方面對作業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增強員工的責任感。為了提高應急作業能力,保潔實現由突擊向常態化的轉變,自春季整治起,專門成立環境衛生檢查小組,對市政府周邊、區政府周邊、科技創新城等重點部位進行全方位檢查,將人員、機械合理分布調整,逐街清洗,細化標准。同時加強重點街路水衝洗作業及保潔力量,使路邊石根部清潔無痕、潔淨如新;安排機械、人員迅速清理超高殘土堆、垃圾堆,及時清理綠地內的磚頭、雜物。

制定規章制度落實管理責任
今年,松北區重點推進城鄉結合部村屯環境衛生管理水平,推進城鄉環境衛生一體化步伐。為此,制定了《松北區村屯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率先將城鄉結合部村屯環境衛生管理納入城鄉一體化范疇,由區政府每年投入300萬元,用以獎代投方式,對5個鎮(街道辦事處)特別是村屯環境衛生清運工作進行補貼。涉及五鎮共計47個行政村、180個自然屯,采取重點監管和區域監管相結合的辦法,按照統一標准、不同管理模式,逐步提昇各鎮村屯環境衛生管理標准,建立長態化管理目標。在開展出城口周邊、高速公路兩側及沿線村屯環境衛生整治中,發揮城管辦協調作用,強力推進重點難點部位整治。劃定哈大出城口、哈肇出城口、哈黑出城口、世茂大道繞城高速出城口涉及的道路周邊及沿線兩側村屯和環城高速涉及的兩側村屯為整治范圍,制定了《松北區出城口周邊、高速公路兩側及沿線村屯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強化智能建設擴大管理格局
松北區投資2000餘萬元,強化數字化城管系統平臺建設。通過『互聯網+城管』,將數字城管與環衛、綠化、道橋、排水等常規作業融合,建設區、街、社區三級平臺。有針對性地在沿江、小區、廣場、出入城口、橋涵以及基建工地周邊建設視頻監控點位及卡口500餘處,實現與公安天網、天眼以及交通卡口視頻資源的共享。注重地理基礎信息、三維街路實景、地下管網數據庫以及無線政務系統的開發和應用,打造基礎數據平臺,將城管、執法、各街道辦事處等多個管理部門納入網內,形成全區齊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上半年數字城管平臺采集處置城市管理問題1.5萬餘件,辦結率達98%以上。

為強化市場攤區管理力度,松北區制定了《街路市場攤區規范整治工作方案》,對攤區進行合理化規范,按照『四定』原則和程序審批管理市場。為加強居民庭院監督檢查,設立專項檢查組劃分類別,抓住重點區域,針對小區內的亂擺亂放、亂噴涂亂張貼,道路、人行道清掃作業,生活及裝修垃圾收集,綠地環境衛生等進行日常檢查。發現問題第一時間通過數字指揮平臺轉到各街鎮,要求按時限處理反饋,對處理情況納入每月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