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青春在這裡綻放光彩——記全省最美女職工志願者鶴北林業局老年福利中心主任於淼
2017-04-13 16:25:18 來源:東北網  作者:鮑國佳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4月13日訊(鮑國佳 記者 孫曉銳)在老人的世界裡,她為愛選擇了包容,選擇了懂得,選擇了給予……在服務崗位上,她以愛的名義,讓靈魂變得更加厚重,彰顯道德的光芒,她就是鶴北林業局老年福利中心主任於淼。

  肩負使命關愛老人生活

  每一個清晨,老人們有條不紊的穿衣起床,護理員開始打掃各個房間的衛生;塑膠場上,舒緩的音樂聲響起,老人們迎著朝陽愉快的跳起廣場舞;就餐大廳內,鍋碗瓢盆奏響生活的樂章,一份份營養早餐擺上了餐桌……這每個細節裡都融進了於淼對老人們無微不至的關愛。

  2012年,年僅38歲的於淼,走上了老年福利中心主任的崗位,雖然年輕,但她對工作有著火一樣的熱情。『精細化管理,貼心式服務』是她幾年來堅守的管理理念,概括起來就是堅持『三抓四管好』。三抓即抓隊伍,抓機制,抓安全;四管好即管住的好,吃的好,玩的好,身體好。

  抓隊伍。為提高服務崗位專業化隊伍建設,2016年她率先帶頭參加崗位技術學習與考核,有8名主管獲得國家級護理員資格證,並實行了崗位人員專業化隊伍建設工作。抓機制。強化監督管理,建立服務監督熱線,手機24小時為老人們開通溫暖的愛心熱線;每周召開服務人員例會,對每個老人的思想動態進行心理分析,給予指導性的跟蹤照顧,做到早發現、早溝通、早預防、早做好與監護人的共同引導。抓安全。每個月對中心的防火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定期組織老人進行『應急疏散演練』,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在福利中心,老人住的好,吃的好,玩的好,身體自然就好。每個入住中心的老人,於淼都會親自和他們聊天,早晚必須去老人房間問候,第一時間提昇入院老人的安全感與幸福感。用於淼的話說:『老小孩兒,老小孩兒,老人需要我們像呵護孩子一樣去關愛他們。』

  奉獻真情 呵護老人健康

  福利中心有一位徐阿姨,患糖尿病多年,眼睛幾近失明,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不能及時照顧老人。有一次,老人患重感冒發高燒,一天水米未進,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陪老人打針,衣不解帶的伺候老人喂水、喂藥,沒合眼地照顧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老人醒來,第一眼看到的是她憔悴的面容。

  『姑娘,快回去睡會兒吧,我沒事了。』老人心疼的說。

  在徐媽媽病重期間,她更是關懷備至,將自己的女兒托付給父母,充當起徐媽媽女兒的角色,時時刻刻在老人身邊伺候。用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懷,使徐媽媽未帶一絲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過去的幾年裡,福利中心送走了四十多位高齡老人,每當老人離去時,她都會帶領院裡主管到太平間為老人奉上一副挽聯,並親自雙膝跪拜為老人送行。幾年來,在她的日常生活裡沒有節假日,每逢年節她都是在院裡陪伴老人們。

  福利中心掛滿了一面面充滿感激的錦旗,每當老人子女和她表達感謝時,她都會很平靜的說:『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多麼朴實無華的話語,她就是這樣憑著對老人的真心和真情,用愛心和熱心,全身心地為老人們服務著。認識她的人都知道,她愛笑,她總是把最燦爛陽光的一面給了所有人,然而她的委屈、她的累,只有福利中心的職工們知道。

  走向社會 志願助老以身示范

  2016年8月,她親自帶領愛心小隊把『尊老、敬老、愛老』的大旗插到局址七委126號。這是一位患有小兒麻痺後遺癥的阿姨,丈夫去世了,女兒遠在山東打工,因為身體喪失勞動能力,只能靠低保維持生活。於淼穿上工作服走進老人家,二話不說,拿起工具就裡裡外外的忙活起來。看著煥然一新的居室環境、井井有條的院裡院外,再看看滿頭大汗的於淼,老人激動的說不出話來。從此,送米、送面、收拾入冬的柴火、門窗入冬保暖等,她就像親人一樣關注著這位老人的生活。為使更多的孤寡老人和留守老人能享受居家養老服務,2016年6月老年福利中心專門開展了『為居家老人送餐』服務。

  於淼做的是暖人、暖心的工作,暖著老人、暖著職工、也溫暖著這個崇尚文明的社會。這個和諧的時代需要這樣充滿正能量的年輕人;那些幸福的老人離不開這樣默默奉獻的志願者帶頭人。四年來,於淼以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在平凡的崗位上傾注著自已的熱情和青春,用朴實無華的語言書寫出新時代女性不平凡的篇章。她用實際行動引領森工女性在各行各業上創新、創優、創業,她用真誠的呵護與關愛拖起養老事業的一片藍天。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