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為照顧腦梗奶奶和癱瘓父親19歲少年每天切墩備料300道菜 只為多掙幾十元
2017-04-15 07:04:23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活報4月15日訊 凌晨四點, 19歲的楊永旗已經從溫暖的被窩裡爬出來,披上一件破舊棉襖,坐在書桌前攤開英語書,默默溫習起來。同齡的孩子學習時往往需要家長督促,永旗卻能時刻警醒自己,異常珍惜整整等了兩年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為了照顧腦梗奶奶和一級殘疾父親,永旗被迫輟學兩年,原本應該是書聲琅琅中的一員,卻過早挑起家中重擔。這兩年多的時間,他當過服務員、傳菜員、切墩師傅、木匠、力工、下水清淘工。近日,記者走近永旗,聽他講述一個19歲男孩關於『承擔』的故事。

  6歲遭遇變故 父親癱瘓母親離家奶奶半身不遂

  提起兒子永旗, 45歲的父親楊樹文泣不成聲,他總認為是自己拖累了兒子。楊樹文在永旗3歲時突發疾病,腹部以下幾乎全部癱瘓。看楊樹文醫治無望,妻子在他患病三年後離家。永旗的奶奶劉衛蘭強橕著本就疾病纏身的身體開始照顧家裡,不久後就因為腦梗半身不遂。

  『那時候我姑娘照顧我們三個,後來我恢復了一些,永旗也大了,上學了,能照顧自己了。那時我就想啊,全家除了嫁人的姑娘,永旗是唯一的「全乎」人,家裡以後就得靠他了。』劉衛蘭含著眼淚說。

  17歲輟學打工 每天切墩萬次 雙手纏滿膠布

  2014年,還在懵懂年紀的永旗以優異成績順利昇入高中,然而就在拿到新書後的一個月,他不得不選擇放棄學業。『家裡實在沒錢了,爸爸、奶奶需要我出去打工養活他們,我實在沒有了辦法。』永旗無奈地回憶說。

  永旗的第一份工作是傳菜員,每日要把數百道菜端上飯桌。為了多賺錢,他又成了切墩師傅,每日切墩上萬次,一天要配滿300道菜,為的就是拔得頭籌,能多掙幾十元。那時,他雙手纏滿膠布,關節磨出厚厚繭子,每次回家,永旗都不敢讓爸爸看到他的手,就怕爸爸心疼。『我還乾過一天給一百的清淘下水工作,雙手在廢水裡找到堵塞點,再用工具修理,身上發臭的味道讓我的鼻子都快失靈了。我還做過木匠,用不好工具,切刀曾把手指肚刮出深可見骨的口子。敘述這些艱辛的經歷時,永旗很平靜,『為了家裡人,我只能把吃苦當磨煉,等我打工存夠錢了,好再回學校上學。』

  19歲重返校園 2年自學奏效排在班級第二

  2016年,當地鎮政府走訪中了解到永旗一家的情況,通過與永旗原所在學校溝通,永旗終於又免費返回學校就讀。當再次坐在課堂裡,永旗認真地一個字一個字聆聽著老師教授的知識,生怕聽漏一點。兩年後重返課堂,永旗的成績出奇好,能排在班級第二。『其實這兩年間,我並沒有放下課本,打工回來,我就利用瑣碎的時間學習,書看了幾遍,也自學了許多。』

  在上個寒假,永旗依然利用課餘時間繼續打工,在飯店傳菜,掙得每天60元左右的工資。記者面前的永旗,眸子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靈動,在暖意融融的陽光下,他露出了堅毅的微笑和一排整齊的小白牙,生活的嚴冬過去了,他的未來充滿希望。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