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幾天前,市民趙大娘,接到一名陌生男子的電話,稱有人用她的身份證,辦了一張信用卡,並透支了5萬元錢。如果趙大娘不把透支的錢補上,檢察機關就會抓她。
男子留給趙大娘一個賬號,說把錢匯到上面就沒事了。
趙大娘怎麼想,都覺得事情不對,自己的身份證,從來沒有離過身,怎麼會被人盜用呢?
她給對方回了電話,電話中,對方稱是某銀行的工作人員,態度還挺誠懇,趙大娘便信以為真,瞞著家人,來到離家不遠的銀行取了錢,並要求辦理匯款手續。
銀行工作人員感覺趙大娘可能被騙了,勸趙大娘不要匯款,可是她不聽,銀行工作人員只好打電話報警。
喇嘛甸公安分局的民警趕到後,給趙大娘講解了相關案例,趙大娘纔意識到自己險些受騙。
想到『失而復得』的錢財,趙大娘不停地感謝銀行工作人員和民警。同時她想提醒老年朋友們,遇事要多想想,不要心急,給孩子打電話後,再去處理。
對此,喇嘛甸公安分局社區三隊大隊長李峰提醒市民,只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留意,就很容易識破詐騙短信。
一、銀行都有短信發送的特服號,而詐騙短信往往是手機號。
二、一般情況下,正規短信通知都以銀行名義發送,而不少詐騙短信則以『XX銀聯』或『XX銀聯卡』名義發送。
三、刷卡消費的客戶,所收到的正規消費短信,均不會涉及消費地點或場所,短信中稱持卡人在某處刷卡消費,反而是『露馬腳』之舉。
四、銀行對於金額數字有嚴格的規定,只要涉及金額數字,都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比如5960元應為5960.00元,而詐騙短信,一般只報一個整數。
責任編輯:王艷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