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記者 劉嘉)近日,『早春走龍江,迎慶黨代會』集中采訪活動來到齊齊哈爾市泰來縣江橋蒙古族鎮黑木耳種植合作社示范基地進行集中采訪。該基地通過與與黑龍江北味集團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實行公司技術指導、合作開發、貧困戶生產、保護價回收的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

工人正采摘木耳。 東北網記者 劉嘉 攝

菌棒生產車間。 東北網記者 劉嘉 攝
記者來到黑木耳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采摘剛長出的木耳。據介紹,全鎮充分利用好省扶貧資金,建立多種扶貧項目。黑木耳種植基地采取統一經營、分棚管理,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通過承包收益、資產收益等扶貧措施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據了解,每棟掛袋大棚合作社收取年承包費5000元,每棟大棚單次可掛黑木耳菌棒2萬棒,每棒利潤1元,每年可掛袋黑木耳兩季,直接參與生產承包經營的貧困戶當年可實現利潤3.5萬元,次年退出從事家庭擺棒生產,再吸納新的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入社經營,逐步擴大規模。同時,利用資產收益15萬元為100戶入社貧困戶分紅增收。
黑木耳種植合作社示范基地佔地30000平方米,2016年7月建成,由村黨支部書記領辦,使用整村推進扶貧資金200萬元,建設黑木耳掛袋大棚30棟、看護房30棟、管理用房1棟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責任編輯:李玥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