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近年來,受經濟下行壓力、思維模式、體制機制及產業結構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市工業經濟連續出現下滑,運行態勢處於改革開放以來的最艱難時期。面對困難和壓力,市工信委沒有氣餒,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四大產業區』建設,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全面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盤活存量,引進增量,取得明顯成效。
工業基礎逐漸夯實。201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43.5億元,同比下降5.7%,降幅較2015年收窄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由122戶增加到127戶,2014年以來連續『負增長』的不利局面得到扭轉;集賢縣金谷特優食用酒精、友誼麥芽廠等22戶停產半停產企業盤活啟動。
項目建設深入推進。2016年,全市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3.2億元,實施工業項目50項,投產項目12項。龍煤天泰10萬噸芳烴、三聚華本LNG試生產;寶清萬裡潤達糧食倉儲及深加工一期、嶺東長山萬源礦泉水等項目竣工投產;建龍乾熄焦、新時代水泥廢渣綜合利用等項目加快建設;新時代水泥舊址拆遷綠化改造工程進度過半。
民營經濟有序發展。2016年,全市新增小微企業230戶,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52.7億元,同比增長4.2%,佔全市GDP比重的51.5%,實現稅收19.5億元,同比增長39.3%,佔全市稅收總額比重的66.4%。建龍鋼鐵、建龍化工入選全省2015年度民營企業營業收入100強,建龍鋼鐵入選全省2015年度民營企業納稅100強;集賢縣四達·國際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雙鴨山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設立了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和中小企業貸款『助保金』,現已利用工業企業貸款『周轉金』幫助建龍鋼鐵等企業解決續貸過橋基金10700萬元。
兩化融合步伐加快。建龍鋼鐵、新時代水泥入選2016年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名單;雙鴨山企業智慧互通服務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目前正在進行試運營;新建4G網絡基站168個,改造昇級老基站640個;金德工貿自主研發新產品CMZY1-100/8煤礦用巷岩鑽裝機組入選全省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認定名單。
生產保障不斷強化。建龍鋼鐵和友誼縣合興糧油入選『直供電』企業名單,2016年,建龍鋼鐵簽約電量8.7億千瓦/時,節約生產成本6000餘萬元,2017年,建龍鋼鐵簽約電量1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6.4%,預計全年節約用電成本7095萬元,友誼合興糧油簽約電量500萬千瓦/時,同比增加2倍,預計全年節約用電成本47.55萬元;2016年,轄區內鐵路運輸完成發貨量740.5萬噸,同比增長2%;積極協調建龍鋼鐵、國電雙鴨山分公司、大唐熱電等用煤大戶采購龍煤雙礦煤炭產品近200萬噸;建龍鋼鐵、新時代水泥等13戶建材企業在我市沈陷區改造項目建材產品采購競標中中標。
廠辦大集體改革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企業范圍界定233戶,通過人社部門審核認定錄入金保工程系統20202人,163戶企業16392人已領取國家經濟補償金補助資金,領取金額總計21333.23萬元。
在今後的工作中,市工信委將全面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十一屆一次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為基本遵循,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及『四大產業』建設,注重發展動能轉換,注重新增長領域培育,注重激發內生動力,切實抓好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促融合、優服務等各項工作,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和民營經濟振興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著力抓好工業經濟運行。重點抓好規上工業企業扭虧增盈及盤活停產企業工作,到2017年末,全市規上工業虧損企業同比減少15%,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10%;全年盤活停產企業20戶以上;規上工業實現止跌回昇,同比增長8%。
著力抓好工業項目建設。全年計劃實施工業項目45項,投達產10項,工業固定資產投產同比增長10%。建龍化工160萬噸乾熄焦和新時代水泥年產80萬噸顆粒狀工業廢渣生產線項目必保投產;加快推動新材料(石墨)產業園建設,培育工業經濟新增長點。
著力抓好民營經濟發展。一是深入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全年確保新增小微企業200戶、規上企業10戶以上,引導20戶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民營經濟增長達到7%以上;二是深入實施企業經營管理人纔素質提昇工程,全年計劃組織50名企業家赴外地培訓、考察,並聘請知名專家到我市舉辦專題講座,培訓企業經營管理人纔400人次;三是抓好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乾意見》貫徹落實工作。
著力抓好兩化深度融合。以『互聯網+工業』和『中國制造2025』為抓手,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重點抓好雙鴨山市企業智慧互通服務平臺服務功能完善及宣傳、推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