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9日訊 4月4日,是路平今年第三次回哈市,飛機的轟鳴還回蕩在耳邊,在哈西新區一個小區裡,他瞇著眼睛,再次打量眼前這間130多平方米的小三居,從客廳到臥室,從廚房到衛生間,他時不時用手按按未經裝修的水泥牆皮,『兒童房的飄窗得加上苯板保暖,衛生間不能做隔斷,要不孩子容易絆倒……』
2009年,為給下一代更好的教育,路平變賣哈市婚房帶著妻子去了北京。2015年,還是為了孩子,他重回冰城,買了一套校區房。再過一年,女兒就7歲了,路平也將和妻子正式離開北京,在哈市照顧孩子上學。
賣掉婚房北漂 想讓下一代做北京人
今年35歲的路平,老家在伊春的一個小山村,他個子不高還很瘦,但有副大嗓門。『我父母是林廠職工,沒啥學歷,就盼著我能光宗耀祖,我這也不爭氣,只考到哈市讀了一個專科,以後只能看我閨女了』。
2007年,路平從哈市學府路一所高校畢業,當年年底和同班的妻子結婚,在服裝城附近開了一家雜貨店。『每年9月大學開學,我們都提前囤些床墊子、暖壺、水盆、被褥等必需品,賣得很快。』說起賣貨,路平興奮地表示,他從小就喜歡做買賣,『小時候,爸媽夏天把從山上采回來的老蕨菜、刺嫩芽、老桑芹等野菜用大缸醃好,冬天我就和他們一起到鎮上去賣。大二,我就和室友湊了8000多塊錢,批發了200多張床墊子,趁開學在學校裡賣,一上午就被搶光了。大三,我借了5萬塊錢,從浙江發了三大卡車床墊子,學府路和江北的大學,我都賣了個遍。』
由於物美價廉,路平的雜貨店生意越做越好,但來自親友的風言風語和妻子的嘆息聲讓他如坐針氈。『我爸媽性子要強,我畢業賣雜貨讓他們很失望,親友聚會都很少去。我老婆很看重教育,按她的話說,上清華北大,外地的得600多分,在北京400多分就進去了,將來咱家孩子得去北京』。
2009年6月,路平和妻子賣掉哈市婚房奔向北京,夢想著通過打拼,讓下一代成為『北京人』。
租住六環外 上班倒三次車需一個半點
初到北京,小夫妻在昌平區租了一間60多平方米的屋子,每月1800元。
『都說北上廣一線大城市機會多,其實只有真的去了纔有發言權』。路平和妻子買了一份北京地圖,開始找工作。『我倆每天打電話預約面試,剛開始打算找IT業或者文員類的工作,對方一聽是專科的,馬上聲調就變了,有的更是乾脆就掛機了』。被多次拒絕後,小夫妻的心理預期不斷降低,『後來無論什麼工作,只要同意面試,我們立馬趕過去』,半個月後,路平在一家服裝貿易公司找到了一個業務員的工作,妻子被一家保險公司招為推銷員。
原以為找到工作就算安定下來了,可更大的難題還在後面。『我們租的房子在六環外,我的單位在東四環,相距50多公裡,每天6點必須出門,先坐公交車然後上地鐵2號線,再倒地鐵1號線,最後還得倒一次公交車纔能到單位,不堵的情況下也得一個半點。在哈市時,我家就在學府路,走去店裡纔不到10分鍾,到北京後一天光上下班就得在車上待三個點,早高峰擠車就是一場噩夢』。
此外,北京當地的飲食也讓路平很難適應,『中午單位沒有食堂,我一般都找東北菜館吃,只要有時間,我和我愛人都買菜回家自己做飯,合口味還省錢』。
為掙奶粉錢 跑遍全國曾陪客戶喝到便血
2012年,隨著一個小生命誕生,路平昇級做了父親。為給女兒掙奶粉錢,他開始主動申請出差,最忙的一個月有23天都在路上,一年跑了六七十個城市。
『孩子出生後,我常年不在家,只好把岳母接到北京,我愛人的班也辭了,我得把她那份錢掙回來』。路平出差每天食宿補助200元錢,為了省點錢,他大多選擇五十元以下的小旅館,趕上飯時通常就是一碗牛肉面,『現在提起面條還想吐』。
『我當時的公司是從事高檔工服訂制業務的,主要客戶群體是銀行、郵政、工商等群體,陪客戶吃飯喝酒是基本功課,有一次在湖南湘潭,我陪客戶一天喝了四頓酒直接便血了,打了一瓶點滴,第二天就又趕火車去下一個城市見客戶了』。常年出差,加上飲食不規律,路平患上了慢性胃炎。『無論走到哪都得隨身帶著藥,感覺胃疼就得吃,對我來說,胃藥就是零食,每天都得來幾粒。』
自己開公司當老板 買得起房卻落不了戶
『總給別人打工也不是長事,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還得自己當老板』。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路平的經濟頭腦又開始躍躍欲試。
2014年3月,路平在北京東五環租了一個20多平方米的門市,開始從事服裝貿易生意,『北漂6年,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為了拿到折扣價,我一次性交了兩年租金,基本花光了積蓄,辦公室只僱了一個人。為了談生意橕面子,我又從親友那借了30萬買了一輛奧迪A6』。
『2014年3月到8月那184天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時間,用度日如年都不足以形容我當時的煎熬』。路平說,公司開業後,並沒有像預期那樣順利,前一個月只爭取到兩份小額意向合同,還都沒談成。『眼看著一天天過去,公司不斷賠錢,頭發都快愁白了,我愛人也急得嘴上起了大?,幸虧以前跑業務時認識的客戶給我出主意,大客戶都被盯死了,他建議我把目光轉向一些三四線小城市』。思路打開後,路平的生意逐漸好轉,漸漸名聲也傳開了,到2015年,僱員增到了4個人。
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眼看著女兒也4歲了,上學問題正式擺在小兩口面前。『北京戶口,我們做夢都想要,剛到北京時就到民政部門諮詢過,因為沒有房子,學歷也不夠,落不了戶,沒想到現在能買起房子了,條件又更難了,沒有戶口,孩子怎麼上學呢?』
北京上不了好學校 為娃回家鄉買校區房
路平最初想送孩子到北京市城北中心六街小學,『那是一所市重點小學,聽說老師很負責,硬件設施也很不錯,但入學需要本地戶口』。隨後,路平又跑了大半年,『三環以外的學校,我基本都問了個遍,能看上眼的學校基本都要北京戶口,有個別允許借讀的,離家裡太遠,並且孩子去了,也怕得不到公正待遇』。
『為了孩子上學,我們真是絞盡了腦汁,後來幫我們聯系學校的一個朋友說,在北京必須選一所好學校,要不還不如哈爾濱學校呢』。朋友的一句話,讓落戶無門的路平心中一動。在和妻子仔細商量了幾天,又征求了家人意見後,2015年年末,路平回到哈市,在哈西新區買了一套校區房,『在北京上不了好學校,我們就回老家上學,和北京相比,哈市的空氣算是好的,綠化也不錯,我還帶女兒來過兩次,讓她提前認一下家門』。
『明年孩子就上學了,我准備今年把房子裝修好』。路平表示,為了明年回哈市陪女兒,他已經終止了在北京的業務,現在正和哈市一家企業洽談,准備在哈市開一個小額貸款公司。
『在北京打拼了這麼多年,現在要離開,確實很不捨,但是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路平笑著說,如果將來有一天女兒考上了北京的大學,他也許會重當一把北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