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富通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試驗中心進行減噪試驗。
黑龍江日報4月19日訊 四月的龍江,春意融融。14日,在牡丹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百威英博牡丹江啤酒有限公司30萬噸異地搬遷建廠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一座座廠房裡一條條生產線正在安裝調試。隨著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今年8月,人們的餐桌上將擺上由這裡生產的啤酒。
無論是未來可期的在建項目,還是昇級蝶變的本土企業,春天的牡丹江正在奏響一曲全面振興謀發展的『交響樂』。
十年磨劍龍江制造闖世界
在牡丹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一邊是火熱的建設場面,一邊是繁忙的生產畫卷。
周存和,牡丹江等離子體物理應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廠長。在機架車間,他正帶領自己的團隊,對多臺低溫等離子體滅菌器進行試驗調試。周存和告訴記者,公司的前身是生產石油配件的傳統企業,企業效益不好不壞。為了走出發展瓶頸,同時也看到了高新科技產品的美好前景,2004年,公司開始與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發,也成為了我國最早介入這項技術的企業。
公司辦公室主任尹爾告訴記者,十年磨一劍,技術研發是關鍵。只有第一時間掌握了該領域的發展需求,纔能找准研發方向。為此,他們每年都會參加各種世界級醫療器械展會,在展會上,了解客戶需求。並組成30多人的技術研發團隊。現在,產品不僅暢銷國內,還遠銷俄羅斯、韓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土耳其、哥倫比亞、菲律賓、埃及等40多個國家。
涅槃重生老字號煥發生機
在牡丹江富通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裝配車間,134名工人正在5條生產線上加班加點地進行組裝汽車零部件,全廠600多名工人三班倒,以完成倍增的訂單。可誰能想到,20年前這還是一家負債率120%、面臨破產的企業。
牡丹江富通汽車空調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易發考告訴記者,公司歷經三次變革重組,走出困境,通過加速創新、拓展市場實現快速發展,使企業煥發新的生機。
易發考說,1998年公司加入一汽集團,卸下債務包袱,兼並當年產銷壓縮機5萬臺,企業經營狀況從虧損到盈利;第二次,是2002年與湘火炬重組,引入了資金以及先進的管理經驗,重組以後,企業2012年產銷突破100萬臺;去年,公司又和上市公司奧特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本重組,雙方由競爭對手變成合作伙伴,實現強強聯合。今年3月公司與集團內的上海空調國際聯手獲得了大眾MQB37W項目歐洲供應商認可,以及MQ? BAO項目一汽大眾的配套資格,預計在2019年2月量產。
『變革重組讓我們走出困境,企業之所以能夠做到今天,更離不開始終堅持引進技術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公司產品研發實現了從簡單模仿到自主創新的飛躍。在提高創新能力上,堅持產學研合作,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哈工大等合作,聘請國內外專家,不但加快了產品創新質量進度還培養了人纔,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易發考如是說。
完善環境項目建設掀熱潮
易發考向記者介紹,企業整機產能的大幅提昇,使零部件供應不足。公司原有的80多個供應商大部分在廣東、浙江等地,路途遠、價格高、研發慢、供貨能力低,無法滿足公司發展需要。為此,公司利用企業的地方閑置資產招商引資。在省市政府的支持下,公司在未征一畝地、未建一棟廠房、未貸款一分錢的情況下建成了36戶企業的配套園區,引入了資金1.1億元,盤活閑置資產1.2億元。園區建立實現了產品的同步開發、設計,產品時間周期大大縮短,獲得了成本優勢。
今天的牡丹江,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著力振興實體經濟發展。截止目前,全市開復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達到145個,比上年增加77個,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76個,比上年增加46個。產業項目正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