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 最近,家住讓胡路一區的孫阿姨,遇到了一件鬧心事,老伴自從學會上網後,每天手裡捧個手機,啥都不乾了,家也不顧了。為此,她和老伴開始了冷戰。
4月18日,孫阿姨向記者訴說了此事,她希望通過媒體呼吁一下,老年人玩手機要有節制,不要像很多年輕人那樣,成為『手機控』。

老伴成了『手機控』
據孫阿姨講,今年春節,女兒給老伴買了一款智能手機。自從買了新手機後,老伴每天都在鼓搗手機。躺在床上,一玩就是幾個小時,也不活動活動。孫阿姨對此很有意見。
一開始,她覺得老伴剛退休,擔心他適應不了退休生活,看看新聞,和老同學聊聊天,只要他覺得開心就好。可現在,覺得他玩得太多了,不注意運動和休息,她擔心長久下去,會影響到身體。
『你都不知道,他玩手機的癮可大了。前天,我倆領著小孫女去小區廣場玩,人家可倒好,到了廣場不散步,找個椅子坐下就開始玩手機,眼睛越來越不好使了。』孫阿姨說。
為了這事,孫阿姨沒少說老伴,但老伴辯稱:『天天沒啥事,不玩乾啥?上網又沒乾別的,除了瀏覽新聞就是看視頻,要麼就是和同學聊天。上網時間過得快,玩一會,一小天就過去了,挺好。』
眼睛玩出了毛病
說起『手機控』,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會想到年輕一族,可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成了『手機控』,越玩越溜。
家住陽光嘉城的王女士說,他們有個家族群,老爸在裡面非常活躍,早上5點多,就在群裡發『早安』的表情包,只要有人接話,就聊起來沒完。晚上10點多了,還不睡,不停地往群裡發各種鏈接。為這事,她和老爸進行了溝通,告訴老爸,不要整天玩手機,沒事要多出去鍛煉身體,沒想到,老人很生氣,竟然說,不用她管,這讓王女士很無奈。
『一個月前,我剛領我媽去醫院看完眼睛,醫生說了,我媽就是看電子產品太多導致的,睡眠也受到了影響,總失眠。』家住讓胡路九區的孫女士說。
原來,孫女士的母親喜歡玩手機游戲消消樂,每天起早貪黑地玩,身體越來越吃不消,家人勸也不聽。
多和父母說說話
針對老人玩手機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市心理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楊海波。
他說,老年人退休後,生活重心從工作崗位轉移到家庭生活中,從心理上,他們依然渴望對人際的需求。而網絡、手機有豐富的資訊,適當的接觸,不僅可以開拓老人的視野,還能排遣孤獨寂寞。同時,他也表示,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遠不如年輕人,如果過度沈迷於電子產品,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老年人本身生物鍾就很脆弱,尤其到了晚上,如果還一直專注於手機、電腦,會因交感神經過於興奮,造成生物鍾嚴重紊亂,導致睡眠質量下降,增加高血壓、中風等的發病風險。』楊主任說。
另外,久坐不動或保持低頭姿勢,對於頸椎、腰椎都有很大的傷害。屏幕的強光,對眼睛的傷害也不容忽視,不僅易患上結膜炎、青光眼、乾眼癥,還可能降低視力,加重老花眼。
兒女平時要多與父母交流,降低老人的孤獨感,也可以幫助父母培養一些愛好,讓他們的生活豐富起來,減少對網絡虛擬世界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