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記者 王亮)18日,『早春走龍江迎慶黨代會』集中采訪報道活動走進雙鴨山。記者先後走訪了集賢縣春華果蔬三農經濟種植合作社、寶興原有機果蔬產業園、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近年來,雙鴨山市蔬菜水果種植規模逐漸擴大,自有品牌影響力正逐步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農業帶來新動能。

有機蔬菜大棚。

寶清縣的溯源系統。
集賢縣春華果蔬三農經濟種植專業合作社於201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近年來,累計投資900萬建成了46棟大棚和10棟日光溫室。以種植番茄、豆角、茄子、黃瓜、西瓜、香瓜等多種果蔬品種為主。合作社精心打造『三農老哥仨』品牌,除本地銷售,還依托四大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銷售七臺河、鶴崗、伊春等地,年銷售收入達350萬元。

待成熟的香瓜。

大棚裡正在生長的茄子。
種植蔬菜水果的合作社還有寶興原有機果蔬產業園,產業園是由寶清鎮寶興原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產業園規劃面積40萬平方米,建成果蔬溫室20棟,蔬菜冷棚40棟。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00萬元。產業園的工作人員都是附近農民,產業園支付給用工人員每人每天80元,每年能有10個月的用工期,每人年收入能實現24000元以上。
在打造自由品牌影響力上,和平谷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做的比較好。合作社位於寶清鎮和平村,現入社社員286人,流轉土地10590畝。合作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合作社處於寶清縣富硒核心地帶,擁有水稻加工廠,並注冊了『冷泥』牌富硒大米商標。除了青海、西藏和新疆,他們合作社的產品已經成功銷往全國其他城市,而且已經進入了臺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