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董秉峰 記者霍梟涵)初春的中國最冷小鎮呼中,處處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圍繞『綠水青山』這個金字招牌和『冰天雪地』這個發展優勢,今年,呼中區按照『保生態、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發展思路,在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上做文章,加快發展以生態旅游、森林生態食品、文化為重點的產業,並釋放出強勁動力。
連日來,一大批慕名而來的游客湧入呼中林場馴鹿養殖合作社,紛紛與參加龍視春晚的明星馴鹿親密接觸,合影留念,體驗著踏雪尋鹿、賞冰玩雪帶來的無限樂趣。
呼中區依托『最高、最冷』獨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認真謀劃『原始森林觀光游、野外登山穿越游、人類古跡文化游、休閑養生度假游、最冷小鎮體驗游』等四季旅游項目。積極開展『原始森林穿越、白山野外宿營、白山徒步登山賽、五花山節、最冷小鎮極寒勇士耐力賽』等活動;打造最冷小鎮夜市、呼瑪河沙灘游園等項目;進一步對白山石林景區公路昇級改造、棧道環線建設、野外帳篷營地提檔昇級工程,對景區停車場、收費門崗等場所設施進行完善;充分發揮攝影家協會作用,邀請國內外知名攝影家采風,讓更多的人通過優美的攝影作品喜愛呼中、走進呼中,穩步將旅游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呼中區按照『把好資源做成好產品』的理念,大力發展森林生態食品業。選擇藍莓、紅豆、偃松籽、黑木耳等來自大森林、原生態、無污染的健康優勢食品,通過強化基地建設,培育龍頭企業,規范使用『中國最冷小鎮』產地標識,統一管理流程、技術標准,深度研發高精端產品。重點促進偃松籽、藍莓等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大力進行野生漿果深加工;加快發展生物醫藥業。加強與省內外各大醫藥企業、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系,在全區各管護區建立以黃?、牛蒡、豬苓、蒲公英等『道地性』藥材為主的規范化生態種植基地,穩步推進露地栽培、林下改培、林藥復合生產模式,擴大藥食兼用品種種植面積,引領優勢藥材種植向集群化發展,逐步打造『產、學、研』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模式。
呼中區不斷整合文化資源,深挖內涵底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重點加強版畫、攝影、根雕等文化作品創作,從不同側面和審美角度展示呼中的自然景觀、人文風情和精神氣質;加大對龍首洞古人類生活遺址歷史文化、知青、鐵道兵等人文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地區設計院進行對接,對龍首洞古遺址公園的規劃可研工作進行設計,積極爭取資金抓好古人類博物館建設、呼中開發建設紀念館建設,不斷賦予呼中新的文化內涵。逐步打造集文化創作、藝術品展出、旅游度假養生、產品交易為一體的文化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