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0日訊 最近半年多,齊跡每天下班回家後都會發一條朋友圈,曬一下出生剛幾個月的孩子。32歲的齊跡在大慶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和妻子是同事,有車、有一套很好的住房,是很多人眼中理想的生活狀態。對於現在的日子,他想了大約10分鍾,當年北漂多年,不想掏空父母的積蓄在京買房,所以回鄉了,回來後過得比北漂時輕松自在,也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但他沒放棄過拼搏的念頭,一直給自己充電,這輩子還要好好拼一次。』
10年前拒絕安排好的工作 揣3000元去當北漂
2007年7月大學畢業時,就在多數同學還在為找工作發愁時,齊跡的家人已經給他聯系好了一份家鄉的工作,薪水不低。可離校第2天,他卻離開家鄉,揣著3000塊錢,投奔了在北京找工作的同學老四。第一天晚上,老四帶著他坐地鐵、倒公交到了海淀區一個叫萬柳的地方。老四說,他租的房子是一個四居室,可到了住的地方齊跡纔知道,四居室不假,卻被分割成十多個小房間,老四房間裡只能容下一張上下鋪的單人床,外加一套桌椅。屋子裡另外一個人是老四的中學同學,從那天晚上起老四睡地上,齊跡睡床上,他們的北漂生活就此開始了。
第二天一早齊跡、老四6點就出門了,奔向各個大學的招聘會投簡歷,晚上9點回來還要上網搜招聘信息。齊跡說:『過去整整10年了,所有細節我都還記得,有一家網站決定聘用我,月薪定在4000的時候,我花了600多元請老四和室友鵬子吃了頓純正涮羊肉,那是我大學一個月的生活費啊!那感覺就是在北京站住腳,能留下了。』
初嘗打擊 付不起房租被趕走 和乞討者當鄰居
齊跡每天6點出門晚上8點多回家,老四和鵬子也找到一份月薪相當的工作。齊跡告訴爸媽不要擔心,自己能在北京活下去,可剛入冬打擊就來了。房租幾乎翻了一倍,不住就走人,不交就得兩天後搬家,付不起房錢的他們就在南三環豐臺分鍾寺又找了一個住的地方,『當時鵬子決定回老家了,老四也換了工作和我在一個公司。』
三環內應該是不錯的地方,齊跡卻說道,『外人很難想象有那樣一個城中村,平房、塵土飛揚、老舊的雜貨鋪。房子沒有暖氣,經常半夜凍醒。從那裡出去得坐一個特別擠的公交車,然後倒車到主路坐300路公交纔能到公司。我和老四練就一個特殊的本領,上車就立刻睡覺到站前肯定醒,人太多擠得都不用怕摔倒。晚上回來時就會發現,車裡多數是白天在外面看到的乞討者。』
難解的迷茫 重復同樣的工作 不跳槽就難漲薪
12月份,齊跡的父母來了一次突然襲擊,媽媽一看房子就哭了,當晚就返回黑龍江,此後幾乎天天打電話勸齊跡回家,可齊跡還是不想走。五六個月後,齊跡和老四發現,在北京找份理想工作並不簡單,每天重復同樣的工作,不跳槽收入就不會變化。
幾個月後這裡的房租也漲了,齊跡和老四再次搬家。日子還是同樣的重復, 6年前的那個春節,齊跡終於同意不再北漂,齊跡在電話裡和老四聊了整整一個晚上,齊跡說,『不想看爸媽天天這麼難過,北京六環的房子都買不起,也不想讓爸媽掏空積蓄給自己交首付,幫自己還貸。』老四說:『沒事,我挺著,要是以後再想來,咱哥們還住一起。』
6年前歸鄉 開始每天早八晚五 但堅持給自己充電
那年春節過後不久,齊跡就在家人的聯系下到大慶一家事業單位實習,半年後通過了事業單位的考試順利入職,每天早8晚5。最開始,齊跡依然5點多就起床,自己總是最早到單位的。後來他聽老四說又搬家了,又換工作了,跳槽工資又漲一千,可日子還是緊巴巴的。
經單位同事介紹,齊跡和單位的新來的90後女孩成為男女朋友。老四羡慕不已,說他日子過得太滋潤了。
奇跡告訴記者,老四後來經過13輪面試成功入職央企,已經開始賺年薪了,嘴裡都是他沒聽過的新名詞。
回了家鄉雖然過得輕松自在,齊跡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原則,『不能過得太安逸了,要繼續給自己充電,繼續搏一搏。』
抓住機遇 同學相邀一起創業 等孩子大些想再搏一回
齊跡說,『兩年前,老四放棄了央企的工作,和同事合伙創業開了公司邀請我入股,我心動了,和女友商量了好久,打算倆人有機會再回北京搏一搏。』
齊跡和女友去年辦了婚禮,結婚後第二年孩子也出生了,齊跡有了自己的三口之家。
現在齊跡經常和老四溝通消息,游戲不玩了,午覺也不睡了,有時間就在看老四提供的資料,參與一些策劃。齊跡和愛人也商量好了,因為可以辦離崗創業,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去北京再試試,齊跡說:『我纔30歲多一點,同齡人還都在打拼中,北京我還會回去。』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