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哈爾濱4月20日電 4月20日,農業部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正式啟動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確保到2020年,東北地區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新增秸稈利用能力2700多萬噸,露天焚燒顯著減少。
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總的思路是,堅持因地制宜、農用優先、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以玉米秸稈處理利用為重點,以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和黑土地保護為目標,與『五區一園』創建相銜接,加強試點示范,完善扶持政策,拓寬利用渠道,強化科技支橕,創新工作方法,健全政府、企業與農民三方利益鏈接機制,加快秸稈資源化利用,不斷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
秸稈處理利用事關農業清潔生產、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綠色發展,東北地區是我國秸稈綜合利用的重點和難點地區。推進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是落實藏糧於地戰略,加強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的重大舉措;是促進資源節約,推進農業生態循環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培育新主體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的重要手段;是加快治理環境突出問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徑。
推進東北地區秸稈處理,在工作理念上要妥善處理好『三個關系』。一是處理好農用為主和多元利用的關系。保護東北黑土地,維護黃金玉米帶的地位和功能,需要通過秸稈直接還田或過腹還田等方式,走農用為主的路子。同時也應看到,各地的生態特點、耕作制度、資源稟賦均有不同,秸稈利用目標和途徑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引導秸稈燃料化、原料化等利用方式,推動秸稈向農用為主、多元利用的方向發展。二是處理好政府、企業和農民之間的關系。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不僅是農業自身的問題,更是公共問題、社會問題,絕不能以犧牲農民利益為代價。要合理分擔處理成本,強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規范管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企業和農民從中得到實惠,調動全社會參與秸稈綜合利用的積極性。政府、企業和農民三個主體要擰成一股繩,構建三者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命運共同體,讓政府履職責、企業有效益、農民得實惠,實現三方共贏。三是處理好試點示范與整體推進的關系。在推進行動中要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已經開展試點的地方要及時總結,做好『解剖麻雀』,提出可復制推廣的模式,努力形成『一花開後百花香』的可喜局面。
推進東北地區秸稈處理,在任務目標上要努力實現『四個提昇』。一是提昇秸稈農用水平。綜合考慮東北地區農業產業結構和自然氣候條件特點,加大秸稈還田工作力度,提高還田質量;大力推廣秸—飼—肥、秸—能—肥、秸—菌—肥等循環利用模式,推動以秸稈為紐帶的循環農業發展,保護黑土地,夯實糧食生產功能區發展基礎。二是提昇秸稈收儲運專業化水平。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育一批秸稈收儲運專業化人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建立全覆蓋的服務網絡,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稈收儲和供應能力,實現秸稈收儲運的專業化。三是提昇秸稈市場化利用水平。各地要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體、多方參與的產業化發展培育機制,發展一批生物質供熱供汽、燃料乙醇、顆粒燃料、板材、造紙、食用菌等可市場化運行的經營主體,推動秸稈綜合利用產業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實現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四是提昇秸稈綜合利用標准化水平。發揮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兩大創新平臺的作用,圍繞秸稈還田、飼料、燃料、基料、原料利用等領域,熟化一批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形成從農作物種植、收獲、秸稈還田、收儲到『五料化』利用等全過程完整的技術規范和裝備標准,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的標准化水平。
工作措施上要強化責任落實、政策配套、資源整合、市場引領、區域聚焦、績效考評、宣傳培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