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22日訊 21日,黑龍江生物科技職業學院舉行校企微峰論壇暨畢業生供需洽談會,全國50多家企業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我省高職院校訂單培養模式已經悄然改變,從只是跟企業簽訂簡單培養協議轉變為『廠中校』、『師帶徒』等模式培養,實現了人纔培養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零距離對接,節約了企業的培養成本和時間,受到企業歡迎。據悉,該學院生物制藥系制藥類專業今年有畢業生935人,目前已有70%以上的學生被企業提前半年選定頂崗實習並簽約。
『如果教學方式不改變,那麼就培養不出來適合市場需求的人纔。』生物制藥系主任王偉告訴記者,生物制藥系將平時上課的教室改成了實訓室,學生也不是在教室裡按照書本上的章節來學習,而是完全按照企業生產線來模擬生產環境。從大一起,企業將員工培訓、相關操作規范直接在學校進行,使學生一入校就受到有針對性的學習。
此外,『廠中校』的培養模式逐漸取代訂單培養,生物制藥系與我省一家大型醫藥集團開展合作辦學,將學生為期兩周的校內實踐搬到企業生產車間,3年來,該系2000多名學生完成『廠中校』教學實踐,由於學生表現良好,該制藥集團每年都接收該系20至30名學生參加為期一年的教學生產頂崗實習,其中有9名學生破格成為該集團正式員工。
據了解,通過校企合作,企業提前為學生預備了就業崗位,使學生明確了自身的學習方向,提前角色定位,專心學習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同時,還可以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是高職院校與企業『零距離對接』的有效途徑,並可以實現學校、企業和學生的『三贏』。從考生報考和報到情況看,有校企合作培養的專業招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生源質量和報到率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