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4日訊 蘑菇、藍莓、榛子、蜂蜜……從前這些藏在農家的綠色『土貨』,如今在天龍綠色食品網絡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的指尖下,在電腦對話框的閃爍間,穿上時尚的新衣,飛到了全國各地百姓的餐桌上。
『綠色龍江網是我省最大的農業產品和綠色食品的電商網絡交易平臺,由天龍綠色食品網絡交易中心打造。自企業落戶讓胡路大眾創業孵化基地以來,平均每天發貨幾百單,已新增大慶本地注冊用戶兩萬多個。』綠色龍江大慶公司總經理郭健明告訴記者。
近年來,隨著電商產業蓬勃發展,借助『互聯網+』的春風,在讓胡路區商務旅游和投資促進局的牽頭指導下,大眾創業孵化基地積極與各類企業對接,努力打造『互聯網+電子商務創業基地』,並注重搭建集聚技術、人纔和電商企業的互聯網創業平臺,匯聚創新資源,助推產業發展。目前,該基地已進駐企業84家,電商企業數量佔50%。
大眾創業孵化基地內的黑龍江村城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采用『互聯網+服務站』的新型營銷模式,服務於更多不懂網購的農民朋友,讓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放心商品,成為激活鄉村經濟的一池春水。如今,電商正逐漸改變讓胡路區農民的消費習慣,『等幾天再收貨』也已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時尚。
組織企業參加創新創業大賽、聯合開展大慶市『互聯網+大學生創業+綠色食品銷售』大賽、成功舉辦大慶市『天龍杯』大學生電商創業大賽、促進貴度生物科技和盛日石油科技參加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眾創業孵化基地還通過送上服務『紅包』,助電商企業和項目聲名遠播。
『針對入駐企業在創業初期遇到的難題,我們邀請市級創業指導專家組和培訓導師開展對口培訓,並組織了5次專家評審對接會,提昇創業成功率。』大眾創業孵化基地負責人劉永告訴記者。
對28歲小伙吳希亮而言,大眾創業孵化基地無疑是他創業的堅強後盾。入駐基地後,他不再單槍匹馬闖市場,而是遇事有團隊出謀劃策。目前,他自主研發的無煙烤箱項目已步入正軌,業務量不斷增加。
『立德信』電子商務公司背靠互聯網航母——V血拼平臺,年交易額近億元;天龍綠色龍江電子商務產業已同我省百家綠色食品企業開展合作;本土互聯網企業大慶市小雞啄米米業有限公司高端用戶突破10萬大關……大眾創業孵化基地就像一個釋放著強大吸引力的磁石,引來一批批電商企業紮根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