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點贊興安·八個十佳』推薦評選活動參評旅游景區
2017-04-29 12:27:56 來源:大興安嶺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景區

  加格達奇北山森林公園始建於1984年,公園東西長2公裡,佔地面積360公頃,園內自然景觀優美,原始林帶和植物多樣性保存完好。多年來,園內陸續建有秋思亭、鼓春樓、聽松閣、鐵道兵紀念碑、烈士陵園、綠月橋、母子熊等主要建築。該景區總佔地面積9.5萬平方米,有東西兩個入口,東入口所建景點有牌坊、輪滑場、休閑廣場、藝術水池、藝術花架等。西入口所建景點有興安之歌壁畫、西山體興安風情壁畫、熊媽媽雕塑、金蟾池搖錢樹、體閑廣場、藝術水池、仿木花架等。

  1988年7月,『鐵道兵開發大興安嶺紀念碑』勝利竣工,它猶如頂天立地、錚錚鐵骨的鐵道兵戰士,巍巍聳立在加格達奇的北山頂上。紀念碑是由狀如兩根鐵軌的鋼柱建成,中間鑲嵌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鐵道兵部隊兵徽和鐫刻在大理石上的碑文所組成。它是大興安嶺開發建設史的標志,是人民鐵道兵在大興安嶺北緯50°的高寒地區『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事跡的不朽豐碑,現已成為加格達奇北山一道亮麗的風景。

  塔河棲霞山植物園景區

  棲霞山植物園建成於2006年,佔地9.2萬平方米,是一個為培育森林植物,保護棲霞山風景林,為全縣人民提供一個優美的娛樂場所而興建的集娛樂、悠閑、科研為一體的大型森林植物園。整個植物園森林植被7萬立方米,園內設置高照燈、景觀燈、草坪燈135組,修建了松濤閣、望城亭等仿古建築,入園鋪設了仿木踏步臺階。

  走進植物園,在入口處就會看見一塊巨石上寫有『棲霞山植物園』六個紅色大字。巨石周圍是草坪。夏天來臨,嬌嫩的草坪上裝點著一簇簇的鮮花。巨石的左右分別是仿木踏步臺階和隨著臺階傾斜的草坪。巨石的後面是巨幅的紅沙石壁畫牆,近觀,可看見春巡秋防、昔日游獵、山果采集、男親女愛、薩滿請神、神話英雄等畫面,臺階上古老鄂倫春民園內還設有花崗岩浮雕六幅,分別以華夏樂土、挺進林海、黃金時節、消除火魔、生態林業、和諧社會為主題。

  南側山腳下有一蘑菇形涼亭,從涼亭出發,一座淡黃色護欄的木橋延伸到林海中,直達山頂。這一條棧橋長440米,耗用木材500立方米。在半山腰林海深處有一座磚木質涼亭——松濤閣。沿著越來越陡的臺階,登上山頂,與南側上山的木橋交匯處,是一座29米高的望城亭。

  早晨,你可以在這裡盡情地呼吸綠的氣息;中午,可以在這躲避驕陽;傍晚,華燈初上,音樂在廣場上蕩漾,人們隨著音樂自發形成一支浩大的舞蹈團隊,還有三三兩兩打球的人、散步的人,到處洋溢著歡聲笑語,一切是那麼的祥和。試想,踏入這裡,還有什麼煩惱忘不掉,還有什麼懮愁揮不去呢?

  呼中白山景區

  白山景區距離呼源鎮8公裡,面積約為70平方公裡,是國家AAA級景區。『興安嶺上白雲峰,高聳蒼茫林海中。呼瑪河中呼瑪湧,杜鵑聲裡杜鵑紅。岩危林暗出香草,雪虐風號見偃松。曾記當年鏖戰影,射雕今日正彎弓。』白山景區以白山為中心,分布『白山石海』『迎客松』『滴水崖』和『興安第一塔』等,白山是大興安嶺的最高峰,登高望遠,心曠神怡。

  大興安嶺火山岩地質遺跡集合區共有十四處,其中呼中區白山石海的地學價值最大。海拔1200米以上的坡面寸草不生,均被碎石塊覆蓋,碎石上生長著灰白色的地衣、石耳等低等植物,與周圍茂密的森林相互映襯,好似大海中的孤島,遠遠望去如綠色森林中的湖泊,稱為『白山石海』。

  『高山雪茶』是生長在白山石海石縫裡的一種雪茶,類似針狀灰白色的菌類,珍貴無比。興安第一塔建於上世紀70年代初,因其海拔最高,建塔時間最長,號稱『興安第一塔』。

  白山景區還有塔的正南約130米處,在一片偃松林與石頭灘中,有一石牆,石牆中有清泉湧出,旱季滴水,故名『滴水崖』。清脆的滴水聲把游人引到這裡,品一口,沁人心脾,回味甘甜。俗話說得好:『山多高,水就有多高』,游人環顧石頭四周,附近並沒有水源,不由贊嘆:『一竅有靈通地脈,半空無雨滴天漿』。

  在海拔1259米,通往白山山頂的步道旁,佇立著一株高不足10米的落葉松,這是一棵有上百年樹齡的落葉松,它從石縫中拔地而立,紮根在興安北部的高處,像個好客的主人,揮舞雙臂,熱情歡迎海內外賓客來白山游覽,故尊稱其為『迎客松』。

  新林原始森林公園景區

  原始森林公園位於大興安嶺新林區新林鎮北側,S207省道163公裡處,佔地面積168公頃,至今仍然保持著原始森林自然狀態,是全國保持最完整、最大的城市原始森林公園。1984年被新林區政府劃定為公園,1986年黑龍江省原省長陳雷同志為『原林園』題名,意為原始森林公園。

  原始森林的生態環境賦予『原林園』神奇的自然風光,吸引游人流連忘返。園內森林植被茂密,林相復雜,種類繁多,具有明顯的區域植被特點,主要樹種以樟子松為主,最大樹高29米,胸徑76厘米。春日裡,映山紅迎雪怒放,千山溝壑冰雪消融,『杜鵑谷』的杜鵑開的更是氣勢逼人,猶如粉紅色的花海一般;盛夏裡鮮花錦簇,百卉爭艷,『知青林』與『怡松亭』遙遙相望,松濤排浪、蕩氣回腸,仿佛早知遠方知青前輩對第二故鄉的思念;秋季裡,山色空蒙,霧繞雲纏,金秋天高氣爽,落座於『聽松閣』『知行亭』『慎讀亭』上,有伴隨《聽松》婉轉韻律、知行合一之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之情,更有『靜時常思己過,閑時莫論人非』之悟;冬日裡,雪覆千山,玉樹瓊林,萬丈銀裝一點碧,樟子松四季常青,白雪映襯之下,更顯青春活力、生生不息的傳統文化精神,呈現出北國獨特的天然景觀。

  南瓮河景區

  黑龍江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大興安嶺東部林區伊勒呼裡山南麓。1999年成立,2003年晉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1年列入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總面積229523公頃。其中森林面積147751公頃,濕地面積80916公頃。

  南瓮河濕地景區位於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部實驗區內,其間濕地發育完整、類型齊全,除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外,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島狀林濕地群。境內現已發現樟子松、黃菠蘿、鑽天柳等植物資源800餘種,紫貂、棕熊、猞猁等野生動物49種,東方白鸛、丹頂鶴、黑鸛等鳥類216種,極北鯢、哲羅魚等兩棲爬行動物及魚類44種,基本涵蓋了大興安嶺寒溫帶原始林區內所有的陸生、濕生、水生生物類群物種,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保護區內共有南瓮河、南陽河、二根河、砍都河等大小河流20餘條,是嫩江的主要發源地和水源涵養地,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一個以寒溫帶森林、沼澤、草甸和水域生態系統及珍稀動植物為保護對象的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2010年評為『興安十大名片』之一;2013年入選中國50家最美濕地;2014年評為黑龍江省最具發展潛力和開發價值的『8大濕地低空旅行景區』、『10大濕地黃金旅游景點』之一;2015年入選國家AAA級景區、獲得首批『中國森林氧吧』稱號;2016年評為黑龍江十大最美濕地。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