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轉方式調結構做好『三篇大文章』 黨代表熱議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
2017-04-30 09:1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30日訊 報告摘錄 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發展的主線。轉方式調結構重點是著力優化產業結構,一產抓特色、二產抓提昇、三產抓拓展,做好『三篇大文章』,全面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大力振興實體經濟,構建以先進裝備制造業、資源精深加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橕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29日上午隆重召開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吹響了龍江人民奮力譜寫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的前進號角。在下午進行的分組討論中,代表們群情振奮,熱議發展,其中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做好『三篇大文章』的話題,備受關注。

  改造昇級『老字號』 鞏固壯大傳統優勢產業

  在省直機關工委代表團,聶雲凌代表說,張慶偉同志所作的報告,是指引我們推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綱領遵循和行動指南。報告提出『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要堅持做好『三篇大文章』。在改造昇級『老字號』方面,我們將重點圍繞有產業基礎和競爭優勢的『老字號』企業發力,堅持創新促昇級、擴量調結構,用先進適用技術和信息化、綠色化、服務化改造提昇傳統優勢產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促進關聯產業協同配套,重塑競爭新優勢,著力打造產業轉移昇級示范區和『中國制造2025』先行區。一是推動『老字號』技術改造昇級,引導支持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對現有設備、設施、工藝及產品等進行改造,推行『機器換人、設備換芯、生產換線』,提高企業設計、制造、工藝、管理水平。二是推動『老字號』加強合作,落實好與中石油、航天科技、中船重工等央企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對在手的重點項目做好跟蹤服務,盡快投產達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推進『老字號』經營管理模式創新,推動設立多層次、寬領域的創新獎勵機制,引導『老字號』企業注重合作、注重營銷、加強與資本市場對接和商業模式創新。

  深度開發『原字號』 延伸傳統優勢產業鏈條

  劉娣代表說,聽了報告,我非常振奮,更加堅定了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要依托優勢資源,抓好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重點的『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打造全國知名的綠色食品產業基地提供技術支橕。要向延伸產業鏈條要效益,通過發展畜牧業、食品加工業及其信息化的銷售體系、農業旅游觀光業等提高農業產值。要向農畜產品深加工、精細加工要效益,改變我省多是提供『原字號』農產品的狀態,大大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比如將大豆加工成納豆、異黃酮等高值產品。依托地域環境優勢,向生產特色有機綠色食品要效益,建立種養結合生態環保循環利用的生產模式,更多生產和加工『森林豬』『稻田鴨』等有機綠色食品。依托我省資源優勢,向形成豐富多彩農產品生產結構要效益,調整生產受市場歡迎、附加值高的農產品,比如開發東北民豬、籽鵝等我省寶貴畜種,在大宗農作物基礎上,大力發展雜糧、經濟作物、寒地果蔬、山珍產品、麻類等高值作物,既可以提高農民收入,同時將各種作物納入輪作體系,有助於培肥地力,『藏糧於地』。

  在綏化市代表團,趙雷代表說,報告謀劃深遠,催人奮進,我們要大力推進產業項目由單體發展向鏈條式配套、集群化發展進行轉變。以延伸產業鏈條為主攻方向謀劃新上項目,提高農副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推動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攀昇;實行精准招商,大力發展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精深加工項目,著力在吸引聚集強鏈、補鏈、延鏈的龍頭型、旗艦型項目上重點突破,提高資源本地化加工比重和精深加工程度,把綏化真正打造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培育壯大『新字號』 發展新產業新產品

  在雞西市代表團,唐利軍代表說,作為煤炭開采已有百餘年歷史的資源型城市,我們已經嘗到了培育壯大『新字號』的甜頭,張慶偉同志的報告,更讓我們明確了未來要將石墨新材料產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導產業來抓。下一步,我們要在打造『中國石墨之都』核心區上實現新突破。創建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園區,鼓勵石墨企業與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合作,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北汽、深圳貝特瑞等企業大項目的示范引領帶動,促進雞西市恆山區石墨新材料產業的集群式發展,推動超導材料產業鏈、石墨烯產業鏈等六大產業鏈條發展。力爭到2020年,雞西市石墨新材料產業產值達600億元。

  聶雲凌代表說,我們將落實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大智移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雲計算、機器人、重型數控機床、石墨新材料、高端石化、清潔能源裝備、生物醫藥七大產業集群,打造汽車產業鏈,培育鉬、銅等優勢礦產開采和深加工產業鏈。

  創新引領 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趙梅代表說,報告中明確提出,以創新引領轉方式調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橕引領作用,做好『加減乘除』。面向經濟主戰場,通過實施創新工程建設,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科技創新體系,全面提昇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服務社會的能力。圍繞國家和我省確立的重點創新領域,發揮省科學院綜合性專業優勢,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生態環境保育、先進制造等方向,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解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技術問題。

  楊廷雙代表說,我們要按照報告精神,向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要發展,堅持推進『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完善創新平臺和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打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完善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加強與高校、央企科研院所合作,組織有實力的科研機構和企業積極爭取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爭取高端裝備研發和制造『母工廠』留在我省發展,用高端項目吸引和留住高端人纔。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展示交易、科技資源共享、新興產業研發、科技投融資、專利技術展示交易、科技型企業孵化、對外科技交流合作等7個平臺互聯互通。爭創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黑龍江做好三篇大文章

【專題】奮力走出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