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黨代表熱議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為振興發展服務 讓龍江成為人纔創新創業熱土
2017-05-03 07:26: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衣春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3日訊 報告摘錄:創新人纔培養引進機制,優化高校專業設置,加強職業教育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立足發展需要培養本地實用人纔。支持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產業園區等技術研發平臺建設,賦予創新領軍人纔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策權。加大柔性引纔力度,在科研立項、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纔。

  報告在談到著力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時強調,統籌抓好以科技領軍人纔、企業家人纔、技能人纔和實用人纔為重點的人纔隊伍建設,加大人纔發展資金投入,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完善人纔評價使用機制。對此,代表們反響熱烈,並結合報告紛紛建言。代表們表示,通過創新人纔發展體制機制,必能讓各路英纔俊傑大展其長,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使龍江成為各類人纔創新創業的熱土。

  育纔注重德纔兼備

  『報告提出,要優化高校專業設置,加強職業教育和勞動力技能培訓,立足發展需要培養本地實用人纔。』徐梅代表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深刻地懂得,教育是人纔培養的基地,龍江要發展必須大力培養落地人纔。

  徐梅表示,我省各級教育部門尤其是高校,要緊緊圍繞報告提出的創新人纔體制機制要求,自覺對接我省產業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進一步優化高校學科專業設置,加快建設一流學科、一流專業,並讓學科專業鏈對接產業鏈、創新鏈,切實提高人纔培養質量。

  來自牡丹江技師學院的馬桂林代表表示,貫徹落實報告精神,一方面要培養高端研究型人纔,助力我省科技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培育一大批適應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實用型、技能型人纔。

  董麗敏代表認為,我省各級教育部門應著眼新型能源、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生態文明等領域人纔需求,推進『雙一流』建設和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特色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轉型。重點建設一批高層次緊缺人纔培養基地,培育一大批我省發展過程中急需的實用型、技能型人纔,提昇人纔培養與區域發展的契合度。

  陳立媛代表則提出,在人纔培養的過程中,必須把育人作為人纔培養的首要任務,著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用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培養廣大龍江學子。『作為培養人纔的一線教師,要把精神成長作為教學首要,用我們今天的耕耘,照亮學生明天的行程,只有這樣,他們纔會對母校、對龍江充滿感情,願意畢業後留在黑土地散光發熱。』

  引纔需要剛柔相濟

  報告提出,要加大柔性引纔力度,在科研立項、創投融資、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特殊待遇,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纔。

  曹百瑛代表介紹,黑河學院今年年初全職引進中國中外文化交流史學會會長、原大連大學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柔性引進北京師范大學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張建華教授和北華大學東北亞研究院院長鄭毅教授,這三位教授的研究方向將對助力我省對俄合作起到積極作用。

  曹百瑛認為,采取全職引纔與柔性引纔相結合方式,打破了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系等人纔流動中的剛性制約,提高了人纔橫向和縱向流動,符合我省實際。我省還可以依托地緣優勢,繼續完善中俄教育合作平臺,依托中俄高校人纔培養優勢,建設人纔智庫,並以此為平臺,吸引更多人纔來到我省。

  『報告提出,要統籌抓好以科技領軍人纔、企業家人纔、技能人纔和實用人纔為重點的人纔隊伍建設。』張躍華代表說,無論是哪種人纔,要想將他們吸引到黑龍江,一方面要靠不斷傳播龍江正面形象,讓更多人了解到這裡是人纔創新創業的熱土。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在省內外舉辦各類招聘會,並以此為平臺,招攬各方英纔。『還必須把我省創業的好政策傳播出去,吸引更多人來龍江創業,創業者多了,各方人纔自然就會聚集在龍江。』

  留纔必須酬用並舉

  記者采訪時發現,代表們都對報告中提出的完善人纔激勵保障機制感到振奮,他們紛紛表示,這對我省留住人纔至關重要。

  徐梅表示,我省必須推進產學研融合,在吸引留住高校畢業生上下真功夫、花大力氣,為龍江留住更多優秀人纔,提高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

  孫忠人說,要想留住人纔,就必須了解人纔都需要什麼。『報告提出要實施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制度,落實科技成果作價入股、股權期權激勵、分紅獎勵等政策,讓人纔價值得到極大體現。強化人纔服務,完善住房、醫療、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懮。這些都是想人纔之所想,是能夠留住人纔的基礎。』

  孫忠人同時認為,除了薪酬待遇,還必須有能讓人纔發揮纔智的平臺,這是穩定人纔隊伍的關鍵。他告訴記者,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一直堅持『服務發展、人纔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人纔工作方針,全面實施『優秀創新人纔支持計劃』,投入超過2500萬元,以打造青年學術帶頭人和青年教師群體為重點,支持各層次人纔開展創新性教學、科研、醫療、社會服務工作,這些都為穩定學校人纔隊伍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曹百瑛表示,除了保證待遇和搭建平臺外,還要為人纔鋪好發展之路。報告提出,要衝破人纔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打破身份、職稱、地域等條條框框限制,大力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方面人纔順暢流動,引導省內外高校畢業生在龍江就業創業,選調優秀畢業生到基層培養鍛煉,鼓勵各類人纔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這些政策都為人纔未來發展提供了具體路徑,需要抓緊貫徹落實。

  『我們還必須考慮如何幫助留下的人纔繼續提昇能力,把培養、引進和穩定人纔有機結合。』曹百瑛建議,我省可以鼓勵中青年人纔通過訪學、進修、攻讀學位、提高深造等方式加快他們成長。同時要全力支持人纔乾事創業,推動人纔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