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江市音樂家協會主席朱延志。
東北網5月3日訊 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藝術節將於5月27日開賽。日前,市音協主席朱延志接受記者專訪。他認為,本屆藝術節不同以往的最突出特點是形式非常好,比較接地氣,大眾都能參與進來。
第三屆牡丹江音樂舞蹈藝術節由牡丹江市文聯及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聯合主辦,市音樂家協會、市舞蹈家協會、市戲劇家協會、市曲藝家協會及牡丹江新聞傳媒集團平面媒體經營公司承辦。比賽包括器樂類、聲樂類、舞蹈類及綜合類,其中音樂類、語言類、戲曲類比賽時間為5月27日、28日,舞蹈類比賽時間為6月3日、4日。
據了解,朱延志老師10歲學習小提琴,在上山下鄉期間自學和聲學、管弦樂法、配器法等音樂理論並開始從事音樂創作。1971年調入牡丹江樣板團任創作員和樂隊指揮,創作了現代京劇《戰馬迎春》和《汾水激流》音樂及唱腔配器。其中《汾水激流》在1972年全省專業文藝匯演中獲『優秀劇目』獎。此後,朱延志老師在市廣播電臺文藝部任音樂編輯期間,創作了數十部廣播劇、電視劇和音樂風光片音樂。其中廣播劇《黑妃》獲首屆全國廣播劇大賽『音樂獎』,並獲首屆省文藝大獎(1985年)作曲獎;連續廣播劇《許穆夫人》獲全國廣播劇『丹桂杯』大賽『丹桂杯』最高獎;為牡丹江第一部電視劇《包棚》作曲配器,該劇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並獲全國地方臺評比『優秀節目』獎;為省電臺廣播劇《來歷不明的人》作曲,該劇獲省廣播節目評比『綜合一等獎』……
朱延志老師從事教學30多年,為上級高等院校培養了眾多音樂學子,他們分別考入了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中國院、中央民族大學、天津音樂學院等。
作為中國音協會員、省音協理事、市音協主席,同時也是中國音協鋼琴考級的考官,朱延志老師有著極其豐富的評委經歷。他表示,要說比賽的意義,一方面是普及,另一方面是推選出優秀的人纔。比賽讓大家有參與感,同時也要有方向感,比如提倡什麼樣的東西,要提倡正規的教育,提倡風氣正的比賽。
『這次比賽延續了市文聯主辦比賽的傳統,同時加進了語言類,擴充了內容,這樣更全面一些。藝術節這種形式也非常好,既有節日的氣氛,也有評比的內容,比較接地氣,大眾都能參與進來,給愛好音樂、舞蹈等藝術的市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朱延志老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