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1日訊 近日,齊齊哈爾市龍沙區紙廠小區45號樓居民於大媽喬遷新居,女兒提前三天打電話聯系搬家公司,雙方定好價格。可是,搬家工人按約定日期上門搬家時,卻說於大媽家的東西車裡裝不下,要求加錢再跑一趟。搬家費用眨眼間增加一倍,這讓素來節儉的於大媽心疼不已。
坐地起價 你到底搬是不搬
於大媽說,怕小公司不正規,特意囑咐女兒找一家正規的搬家公司。從三個搬家公司中挑選了這家名叫『螞蟻搬家』的公司。當時,對方的業務員在電話裡詢問了物品的大致件數、樓層等信息後,報出了200元的價格。雙方談妥價格,決定4月30日搬家。
4月30日早上6時,兩名搬家工人准時到達,進屋看了一圈,先說一車可能裝不下,後又說盡量裝。於大媽聽完要求對方先把幾個紙箱裝進車裡,摞在一起,覺得這樣可以節省空間。但是對方卻把鍋碗瓢盆等小件物品放進車箱的最裡面,然後,搬運拆成板子的床和衣櫃,『這些東西他們說都不能壓,如果壓了發生變形、損壞他們概不負責。』於大媽說,工人看似把車箱裝滿,實則卻沒有合理使用空間。於是,雙方就到底能不能一車裝走的問題發生了爭執,最後,兩名工人表示,要麼加150元再搬一趟,要麼把裝好的物品?車走人。『我這邊的房子都賣了,著急給人家騰房子,再說,這東西?下來,我一時半會兒再去哪兒找人搬啊。』無奈之下,於大媽只好多給了150元錢。
家住育英小區2號樓的李先生在5月6日搬家時也遭遇了同樣的事。『我是看樓道裡貼的小廣告找的搬家公司,之前明明講好200元裝車搬走,工人來了就央求說給加80元的辛苦費。』李先生說,他本來不想給這個錢,可又怕不給加錢工人們不用心搬東西,只能付錢了事。
記者調查 搬家市場水挺深
5月8日,記者以需要搬家為由,先後聯系了三家搬家公司。對於記者羅列的搬家物品,幾家公司給出的價格在200-300之間。在被問道是否有營業執照及營業場所時,幾家公司負責接待的人都說自己的公司是正規的公司,有合法的營業資質。但在記者要求面談並簽定搬家合同後,他們均表示,搬家的活兒都是電話聯系,不需要面談,更沒有簽合同、開發票這一說。
在撥打了『螞蟻搬家』的聯系電話後,記者手機收到一條內容為『感謝您一直以來對順意搬家服務隊的支持』的短信,讓人不禁心生疑惑,這家老牌搬家公司難道被人『張冠李戴』了?
隨後,記者聯系到從事搬家行業近兩年的邢師傅。他告訴記者,佳木斯市目前沒有連鎖加盟形式的正規搬家公司,大多搬家公司就是有一輛或是幾輛貨車的搬家隊,工人和司機有的甚至都是接活兒後現聯系的,當然談不上正規管理。『現場加錢現在基本成了行規,很多市民定好了搬家日子,遇到工人現場加錢或是搬到一半加錢的情況,多數人都會選擇妥協,很少有人因此取消搬家計劃的。』邢師傅如是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數年前,佳木斯市搬家公司的價格一車就在150-200元之間,從目前的市場價格看並沒有多大變化。這固然是行業競爭導致的壓價行為,但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行業的松散、無管理現狀。而損壞、丟失物品,中途漲價、向服務對象索要飲料、餐點等現象都為市民所詬病,但消費者們因為沒有正規的合同可簽,不能合法維權,只有聽之任之。
『希望政府出臺管理辦法規范搬家行業,最好在搬家前簽定好合同,寫明價格、物品損壞及遺失的責任認定方式,這樣有章可循,對需求雙方都好。』育英小區居民李先生建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