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反詐騙中心半月挽損200餘萬 民警及時阻止40餘人被騙
2017-05-12 08:58:40 來源:大慶網  作者:劉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2日訊 電信詐騙,雖然已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可當一些市民們真正遇到電信詐騙時,一不小心就會掉進了騙子早已設計好的陷阱,危害最大的是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實施的電信詐騙,受騙人往往被騙的傾家蕩產。

  另外,市民存款一旦轉入騙子的賬戶,就會在短時間內被分散轉移到境外或取現,警方偵破難度非常大。而大慶市成立反詐騙中心,目的就是從受騙源頭下手,阻止市民上當受騙。

  據市反詐騙中心數據顯示,近期大量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實施詐騙的電話被打進大慶市,4月中旬至5月初,市反詐騙中心就成功阻止了40餘人被騙,避免經濟損失高達200餘萬元。

  然而,反詐騙民警在與受騙人溝通時,卻被當成了騙子,甚至還多次遭遇辱罵,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5月8日,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騙子偽造的電子法律文書。

  提醒防騙卻被市民辱罵

  『4月26日,我們在工作中獲得線索,市民錢女士存在被電信詐騙可能,所以我們立即通過信息研判找到錢女士的聯系電話。』市反詐騙中心副大隊長張昌吉說。

  然而,張昌吉數十次撥打錢女士的電話,對方均顯示佔線,發短信告知其被騙也未收到回應,情況十分緊急。

  隨後,張昌吉找到了錢女士女兒小李的手機號碼,給小李打電話後,張昌吉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告訴她錢女士可能被騙了,讓她迅速和母親聯系,沒想到,對方說了一句『你這個騙子』後,就掛斷了電話,回撥過去小李就是不接聽。

  為了避免錢女士被騙,張昌吉又給小李發短信,提醒其趕緊找到母親不要被騙,還讓小李撥打110電話核實其民警的身份,但是小李一直不相信,質疑民警為何關心自己母親,為何知道家裡發生了這種事,為何知道自己的手機號,但張昌吉並沒有放棄,一直於其用短信溝通,最終阻止了錢女士被騙。

  據了解,類似的情況,並不是反詐騙民警第一次遇到了,有些市民寧可相信騙子,也不相信真正的民警。

  甚至,個別市民還對民警說出了惡毒的詛咒話語。

  『有的市民說話很難聽,我也理解,這都是可恨的騙子造成的。雖然我挨罵了,可是成功阻止了市民上當受騙,工作就沒白做,只要騙子不得逞,受再多委屈也值。』張昌吉說。

  所以,無論市民接到誰的電話,要聽對方把話說完,如果最後對方要你匯款,那就一定是騙子。

  沒在意提醒妻子被騙28萬

  上面說到的錢女士是幸運的,起碼她沒有遭受的損失,而下面要說的劉女士可沒那麼幸運了,因為她的執迷不悟,竟被騙走了28萬元錢。

  4月25日,市反詐騙中心民警獲得線索,薩爾圖區居民劉女士存在被電信詐騙可能,由於劉女士屬於人戶分離狀態,登記的家庭住址不准確,電話是空號,民警一直聯系不上劉女士。

  無奈之下,民警只好和劉女士的丈夫陳先生取得了聯系,可當民警表明自己身份並讓陳先生提供電話號碼時,卻被其拒絕了。『有什麼事和我說就行,我轉達給她。』陳先生說。

  由於陳先生一直不告知劉女士的電話,民警只能將劉女士可能被騙的情況告訴了陳先生,他表示,回家後就和劉女士說。

  沒想到,4月26日下午,劉女士來到市反詐騙中心報警稱,自己遇到了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信詐騙,被騙了28萬元。

  民警已經提醒了劉女士的丈夫,她為何還是被騙了?

  原來,陳先生並沒有將民警的這個電話當回事兒,回家後,就忘記了告訴劉女士,卻不知道,此時的劉女士,表面上看起來和平常一樣,心裡早已經翻了天。

  4月25日下午,劉女士就接到了騙子的電話,對方自稱是上海市檢察院的檢察長,劉女士涉嫌洗黑錢,加了劉女士微信後給她發了一張逮捕令,逮捕令上有劉女士的名字、身份證號還有照片,騙子還告訴劉女士這是國家機密,不能和任何人說,如果透露出去就要判刑3年。

  劉女士想要證明自己的清白,就要將銀行卡裡的錢轉到上海市檢察院的安全賬戶中,證明沒有犯罪後,再將錢退回。

  接到電話後,劉女士將隨身攜帶的一張銀行卡中的5萬元匯給了騙子,和騙子約定第二天再匯其它卡裡的錢。

  回到家後,劉女士心裡很害怕,又不敢和丈夫說,只想著第二天趕緊去匯錢,好證明自己的清白。

  此時的陳先生,還不知道妻子已經掉進了騙子的陷阱。次日上午,劉女士來到銀行,又給騙子匯去了23萬元,下午,劉女士意識到自己被騙了纔去報警。

  而此時的陳先生纔知道,因為自己對民警的提醒不在意,錯失了挽回損失的機會。

  一天阻截兩起電信詐騙

  『那天是5月1日,當時已經是晚上6點多了,我在值班過程中,發現兩起電信詐騙案正在進行中,轄區泰康鎮居民任某正在接聽其中一個電話,很可能被騙。』杜爾伯特縣公安局刑偵一大隊電信詐騙聯絡員韓曉霞說。

  獲知信息後,韓曉霞立即展開工作。為了盡快查到被害人的聯系方式,在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都已下班的不利因素面前,她沒有放棄,幾經周折,通過其他關系人查詢到任某在大慶市高新區工作的兒子的聯系方式。

  韓曉霞撥通受騙人兒子電話後說明了情況,並希望他給母親打電話制止,防止其上當受騙。又過了幾分鍾,韓曉霞終於撥通了任某的電話,可任某卻不相信韓曉霞的身份,一再質疑。

  為了取得任某的信任,韓曉霞在電話裡分析了騙子的行騙套路,任某這纔相信韓曉霞,沒有按照電話中騙子的指令去銀行轉錢。

  成功制止這起電信詐騙案件後,韓曉霞又積極與其他分縣局聯系,通報案件情況。通過工作,於當日又成功攔截了市區內正在發生的一起電信詐騙案件。

  騙子多偽造電子法律文書

  采訪中,市反詐中心民警嚴偉告訴晚報記者,市民之所以會相信冒充公檢法人員的騙局,騙子偽造的電子版通緝令或逮捕令上詳細的公民個人身份信息起到很大的作用。

  嚴偉提醒廣大市民,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在辦理案件過程中,會秉持書面和當面的原則,不會通過電話辦案,也不會在抓捕之前先電話通知犯罪嫌疑人,更不會將通緝令或逮捕令提前給你看。

  此外,公檢法機關辦案不會要求嫌疑人匯款,更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

  如果市民接到拿不准的電話,可以立即撥打市反詐騙中心的電話:6065110(報警電話)、6982246(諮詢電話)。

  (文中人物除民警外均為化名)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