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 佳木斯湯原縣把農村環境衛生整治作為全縣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積極探索整治措施和長效機制,努力實現村容整潔建設目標。
近年來,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湯原縣以『五亂』為切入點,大力開展『六改六清六化』創建生態文明村活動,全面打造『五有五要五淨』的工作目標,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長效機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管護,使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止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34萬元,出動車輛3100臺次,動用人力1.2萬人次,清運垃圾830餘噸,鋪墊砂石路24條,清理路邊溝554條、路障35處、柴草54垛,栽種各類樹苗110餘萬棵。
湯原縣按照全年工作的總體部署,對農村春季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再布置再落實,成立以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工作部門為成員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10名縣處級領導掛帥,組建基礎設施建設、香化美化亮化淨化、人居環境等19個專項工作推進組,負責全面推進工作。全縣上下圍繞開展『六改六清六化』(六改,改路、改水、改廁、改圈、改灶、改柵欄;六清,清柴草、清垃圾、清雜物、清糞肥、清溝渠、清路障;六化,綠化、美化、香化、亮化、專業化、制度化)創建生態文明村活動,形成了齊抓共管的工作態勢。
湯原縣在集中開展農村『六清』,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垃圾和污水處理的好做法。在垃圾處理上,結合全縣實際,因地制宜,實施遠郊農村、林場、農牧『三場』高標准垃圾堆放場建設,對垃圾采取集中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使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70%以上。在垃圾場建設上,要求遠離村屯,遠離水源;要有圍擋,有垃圾坑,有填埋土。目前全縣各村屯、林場、農牧『三場』都建有垃圾場,農村垃圾場設置率達到100%。對近郊農村、林場、農牧『三場』產生的垃圾采取村收集,鄉(鎮)轉運,縣處理的方式,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達30%。全縣各村屯、林場、農牧三場垃圾箱設置率達到100%,垃圾場設置率達到100%,廢棄農膜、農藥瓶回收率達到8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以上。在污水處理上,鼓勵農戶采取沈淀池等方式開展污水處理,生活污水處理農戶覆蓋率達到30%以上。
這個縣還制發了《湯原縣人民政府關於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以獎代投』暨設置專職保潔員工作的實施意見》和《湯原縣農村專職保潔員管理辦法》,組建一支農村專職保潔員隊伍,加強農村環境衛生日常保潔和基礎設施管護。縣財政和鄉鎮每年投入資金400多萬元作為農村專職保潔員的獎勵和績效工資,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管理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