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記者 王亮)記者12日從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獲悉,為深入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調整完善大豆補貼政策,保障玉米和大豆生產者基本收益,近日黑龍江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黑龍江省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對補貼對象作出了明確規定,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的對象為本省行政區劃范圍內玉米、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的實際生產者(包括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企事業單位等)。補貼資金直接發放給實際生產者。通過轉包、轉讓、租賃、土地入股、托管等形式流轉土地(包括鄉村機動地),且流轉合同明確約定補貼歸屬流出方的,由合同雙方按約定執行。
關於補貼標准在方案中提出,根據全省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總額,經省統計局、農委核實確認的玉米和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玉米和大豆種植成本收益等因素,綜合測算確定我省當年畝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標准。大豆生產者補貼標准原則上高於玉米生產者補貼標准。
《方案》還對面積核實、補貼發放、資金監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在面積核實上,確保玉米和大豆合法實際種植面積數據真實准確。在補貼發放上,通過糧食補貼『一折(卡)通』將補貼資金足額兌付給補貼對象。
據了解,為進一步完善玉米生產者補貼制度,自2017年起將大豆目標價格補貼政策調整為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實現玉米和大豆補貼機制相銜接,玉米和大豆價格由市場決定,政府對玉米和大豆生產者給予一定補貼,生產者隨行就市出售玉米和大豆。同時,全省范圍內施行統一的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對玉米生產者和大豆生產者分別執行統一的玉米生產者補貼標准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標准。在保障收益和調整結構方面上,《方案》在保證生產者種糧基本收益的基礎上,結合補貼資金額度、補貼面積及結構調整方向等因素,對玉米生產者和大豆生產者實行差異化補貼標准,促進種植結構優化調整,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嚴格按照補貼政策落實改革措施,規范工作流程,健全補貼機制,實行面積公示、補貼公示和檔案管理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