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14日訊 傳統與創意交融,現代與民間結合,藝術與市場對接,在第十三屆中國(深圳)文博會上,記者看到融合了多種元素的文藝盛宴,多姿多彩、美不勝收。13日,在展會的哈爾濱館內,冰城一批『文化+』新業態產業項目集中亮相,在整個會場中十分搶眼。本次展會,哈爾濱以『國際冰雪文化名城、世界音樂時尚之都』為主題,既體現了濃郁的冰雪文化、音樂文化、歐陸文化等冰城文化特色,又融入了前沿科技、創新創意、傳統工藝等種類齊全的『文化+』特色產業,全方位呈現了哈爾濱文化產業創新的腳步。
木制機器人亮相引圍觀
『奔跑的蝸牛』、『搖擺的企鵝』、『飛馳的小火車』……哈爾濱這些可愛的木制機器人首次亮相深圳文博會,就引起了小朋友們和家長的圍觀。
現場負責人馬顯坤告訴生活報記者,木制機器人產品主要是體現創客教育,每一款機器人都有不同的機械原理和電子原理在裡面。首先,公司給學生的是一個木制的散件,當學生自主拼裝時,可以體會到什麼是電路知識,什麼是工程學知識。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有200款自主研發的產品,在哈市一小學已經投入創客教育使用,同時,每款產品都配有自己的研發教材,可以幫助老師進行創客產品的使用。這次展會除了展示自己的產品外,他也希望在全國各地尋找渠道銷售商共同合作,來體現機器人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漆畫作品簽下百萬大單
『南有福建,北有黑龍江。』一種特殊繪畫工藝制品吸引眾多參觀者駐足觀看。在今年參展的展品中,最受歡迎的是一套價值3000元的茶藝漆器工藝品,13日,該公司剛剛簽約了500套的百萬訂單,夏立軍總監熱情地為參觀者介紹著漆藝的歷史和文化。
得知這是純手工繪制而成的畫作時,很多人表示贊嘆。負責人告訴記者,漆畫來源於漆器,距今有8000年歷史,漆畫目前還不是一個獨立畫種,除了繪畫成分還有工藝成分,其中工藝成分超過繪畫成分。漆畫是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在木胎上繪畫的一種工藝。除漆外,還要用到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等輔助材料。
『看到畫裡栩栩如生的雪景真想去看看。』現場的一幅《雪域興安》作品吸引了來自深圳的遲先生。畫的作者夏立軍告訴記者,這幅畫中的雪是用蛋殼鑲嵌上去的,繪制這幅畫之前,他親自前往大興安嶺實地觀察感受當地的雪景,回來後纔開始在胎板上作畫。經過木料加工,用豆油和瓦灰反復推光等程序繪制而成。制作這幅90CM*130CM的畫大約需要5個月時間,售價在四五萬元。
創意麥秸畫讓秸稈成金
『這老虎的胡子是用麥稈做的,簡直太逼真了!』在哈爾濱館內,哈市推出的既具備天然環保特性又是純手工制作的麥秸畫,受到參展客商的贊嘆,更是簽下了購買大單,讓秸稈賣出了金貴價。
現場負責人李寶霞告訴記者,每年他們都會帶來不同的具有哈爾濱地域特色的產品,例如《索菲亞教堂夜景》、《大美龍江濕地》、《東北虎》等麥秸畫作品。今年新開發了與實用性相結合的麥稈扇子,外形別致、天然環保,成為了本次展會的主打產品,深受參展客商喜愛。她說:『麥秸畫又稱麥草畫,是最早始於隋唐時代的宮廷工藝品,現為哈爾濱老字號、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麥秸畫采用麥秸、草杆等純自然材料,用染、燙、剪、貼、撕毛等多種技法工藝制作而成,以靜物畫、風景畫、花鳥畫、動物畫為主。李寶霞說,他們的麥秸畫與其他平貼的麥秸畫不同,擁有百項染色國家專利技術,不僅色彩豐富,而且能夠呈現出立體浮雕的形態,看起來更加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