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訊 5月15日,牡丹江海林市市民徐先生反映,他是海林市青島二期9號樓居民,大概是4月份,有一位業主在1單元旁蓋了一個車庫,影響了居民出行。『私搭亂建事實很清楚,可是反映給多個部門,一直沒人管。』
據徐先生講,他是該小區1單元居民,在居民樓的北側是一排綠化帶停車位。早些年這些停車位的地方曾經被開發商打過主意,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建起了車庫。由於居民強烈反對,規劃局聯合相關部門對其進行了強拆。之後這個地方就變成了空地,後來小區停車位比較緊張,物業部門將其劃成了固定停車位,分給了有車的居民,每年居民需向物業繳納停車管理費。
『物業的這種做法,居民還是比較理解的,畢竟停車的地方太少了。』徐先生說,可是大約上個月,緊挨著樓房的這個車位的業主竟然搭起了框架,准備蓋車庫。1單元居民一看都不乾了,停車位離單元門只有一米遠,蓋成車庫後會影響司機視線,危及居民出行安全。從車庫建設之初,他就代表該單元居民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此事,可是直到該車庫完全建成,仍沒有人出面制止此事,包括小區物業部門。對此,徐先生非常不理解——『不管建車庫有什麼理由,私搭亂建的事實卻是很清楚,那為什麼就沒有人管呢?』
15日上午,記者與小區物業部門——海林市怡中物業公司取得聯系,據顧經理講,此事物業也很無奈,因為挨著樓房的停車位位於居民樓的陽臺下面,樓上居民經常高空拋物,什麼東西都往下扔,車輛因此常常受『傷』。車主多次向物業反映此事,物業為此勸告樓上居民停止這種不文明的行為,可是未奏效。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纔想到蓋車庫來保護車輛。想到建車庫會給二樓居民生活以及其他業主出行帶來一定的影響,車主便采取了相應措施,一是在房蓋上鋪上泡沫板,以減少雨點擊打房蓋的聲響;二是給二樓陽臺安上了防護欄,增加安全系數;三是在車輛每次進出車庫時,用鐵棍將單元門別上,防止撞到居民。『有了這些措施,物業纔同意車主建車庫。』
那麼這種行為是否屬於私搭亂建呢?當天,海林市房產局物業辦柳姓工作人員表示,在小區內建車庫確實屬於私搭亂建,但治理需要多個部門配合,他將此事反映給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