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6日訊 獨自帶3歲小外孫打比賽的『姥姥』,打了封閉針、輾轉十多個小時來比賽的『球癡』,准備高考期間跨省回家參賽的孩子……為了『上全運』,龍江羽毛球球迷堪稱瘋狂。若說第十三屆全運會最大的改革創新,就是增加了群眾比賽項目,包括攀岩、輪滑、羽毛球、乒乓球、龍舟、馬拉松共計19個大項,並盡可能覆蓋各年齡階段、各類人群的喜好,預計參賽群眾達7000人。
日前,『我要上全運』各項目的爭霸賽在我省如火如荼進行,在羽毛球總決賽賽場,記者了解到羽毛球愛好者與他們備戰全運會的故事。
盧淑華:全運背後全家總動員
賽場上虎虎生威、霸氣外露,賽場之外熱情洋溢,臉上始終堆滿了燦爛的笑容。殊不知,比賽前的盧淑華,胳膊抬起來都費勁,在家打了封閉針,從虎林市東方紅鎮出發,坐了13個小時的火車,輾轉來哈爾濱參賽。盧淑華卻並不覺得苦,用身邊朋友的話說,她就是個『球癡』。自從接觸了羽毛球運動,她便『瘋狂』到一發不可收拾,『自從打了羽毛球,什麼球我都不打了!』
這股打球的熱情與執著,更是帶動了一家人,丈夫成了她的羽毛球陪練,『現在我們一家三口都打羽毛球,為了陪我練,老公陪我在網上看視頻,買碟回來看,當時我們鎮有個很簡單的場館,自己買的架子,支上網就開始練,起早貪黑,不管大風大雪……』盧淑華告訴記者,從2009年至今,她已經拿了18個第一的獎狀,都是省內地方羽毛球比賽女單的成績,『每打第一,我老公都很自豪,回家拿鏡框給我裱上。』她的兒子在地方比賽中也拿過第一。
『下一站我想更厲害,全運會改革機會難得,如果有機會上全運賽場,能看高手打球也是很榮幸的!』盧淑華坦言,得了小組冠軍,她很幸運,激動之餘,更是感到責任重大,接下來她想憑借實力說話。
張亮:為全運癡狂苦練球技
總決賽男子A組冠軍由僅有4年半球齡的17歲小將張亮斬獲。為了打羽毛球,他說過『不讓打球,我就不上學了!』
相對於學習成績,父母更擔心張亮的身體,『上初中的時候,他三天兩頭住院,總得肺炎,還有重度花粉過敏癥,治了7年沒好……』張亮的母親告訴記者。最終,張亮進了大慶一家羽毛球俱樂部學習,練球之初,張亮得了大葉性肺炎,發燒到40度時還堅持練球,跑不動就練網前技術,腳崴了腫得穿鞋都費勁,也沒耽誤練球。平時每天晚上訓練兩小時,周末全天訓練,風雨無阻,很快讓張亮在單人、雙人男子羽毛球項目上均取得了優異的名次,並不斷突破。張亮所在的大慶鐵人中學,更是為他和雙打搭檔孫宇辰,成立了羽毛球社。
如今,全運會成了張亮羽毛球之路的首要目標和動力,『我的目標是抓住這次機會,參加全運會,再考上理想的大學,當一名體育老師,將羽毛球運動在學生中推廣……』張亮告訴記者,為備戰全運會、備戰2018年高考羽毛球單招考試,爭霸賽總決賽結束後,來不及和父母多團聚,他隔天又要返回天津培訓了。
10名入選選手備戰全運
全運會改革,首次讓群眾體育項目進入全運會的『大舞臺』,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終於能夠比翼齊飛。這樣的舉措將給我省發展體育產業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哈爾濱力龍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汪玉傑認為:『力龍俱樂部在推廣羽毛球競賽的過程中,曾組織過不同層次百姓的賽事,羽毛球項目在百姓當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是上全國體育運動最高水平的全運會,是頭一次!這對羽毛球愛好者是個極大的激勵。這項改革措施勢必會給羽毛球的發展帶來機遇,讓羽毛球市場化步伐更快。』
據黑龍江省球類運動中心副主任楊福春介紹,由南北賽區預選賽選拔而出的二十多位選手參加了此次總決賽,這些業餘運動員代表了目前我省羽毛球項目上的最高水平,比賽項目分為男子單打和女子單打,共六個組別,最終選出四個組別的前兩名和兩個組別的第一名,入選第十三屆全運會羽毛球群眾組黑龍江省集訓隊。
此外,10位入選選手將進行為期7至10天集訓,迎接2017全國東西南北中羽毛球大賽長春分站和天津全運會羽毛球項目群眾組比賽,也意味著他們還要連闖兩關,纔能獲得全運會羽毛球項目的比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