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7日訊 掃一掃二維碼,就能免費打印照片,這樣的好事在年輕人看來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記者在齊齊哈爾市一些超市、書城、商場看到,這種能免費打印照片的機器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受到了『免費』的吸引,掃碼打印照片。可在享受免費大餐的時候,很多市民忽略了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
在一家書城的一樓記者看到,免費打印照片的機器前,前來打印照片的年輕人絡繹不絕,有時還會排隊等候。已經打印好照片的市民小孫向記者介紹,利用這種機器打印照片的流程非常簡單,整個過程只需要兩三分鍾。記者發現,這臺機器上一共有四個微信公眾號二維碼,每關注一個,便可以免費打印一張照片。也就是說,每臺機器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免費打印四張照片。而且,照片畫面清晰,打印紙也不錯。
免費打印照片真就這麼好嗎?市民馮女士近日在商場掃碼免費打印照片後,莫名加入了微信公眾號,多個公眾號每天發送垃圾信息讓她頭疼,即便刪除了公眾號訂閱,依然會被莫名其妙地加入其他公眾號。市民王先生在一處微信照片免費打印機前,掃了掃二維碼並關注公眾號後,卻未出現上傳圖片的指令。仔細一看,纔發現剛纔加的居然是做微商的個人微信號,指示牌上原來的二維碼上貼上了一張更小型的二維碼。
據了解,其實『免費打印照片』就是微信營銷。擺放機器的商家,能用它減少等位顧客的枯燥感。而讓你免費打印,目的是吸粉,然後運營商去吸引廣告商投資,獲得收益。不過,一些商家也坦言,市面上的『免費打印照片』機器,並不是所有的都正規,也有運營人員覺得顧客的照片好看,從中拿出來用於盈利性的宣傳。
律師提醒,通過對微信朋友圈的圖片、地理位置、頭像、昵稱及微信支出等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個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甚至分析出其經常活動地、消費水平和消費傾向。所以個人隱私保護絕對不能大意,應當高度重視。微信掃碼前,要仔細查看二維碼提供方的主體身份,核實其來源是否正規,同時,還應認真查看是否存在『碼中碼』等現象,盡量選擇官方或正規途徑發布的二維碼,避免路邊渠道等來歷不明的二維碼,確保自身賬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