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落實『三減』措施促進農民增收 鶴崗市進入高速插秧期
2017-05-18 10:08:43 來源:東北網-鶴崗日報  作者:李長榮 耿向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18日訊 9日以來,在大田播種還未完全結束,鶴崗市就陸續進入水田生產階段。特別是從14日以來,鶴崗市各涉農縣(區)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采取人、機結合措施,迅速掀起了水稻插秧高潮。16日7時,記者乘車到綏濱縣采訪水稻生產工作。隔窗望去,道路兩側的田野呈現的是春潮湧動、春色濃濃的景色。9時許,記者來到綏濱縣吉珍村東側的一塊水田地旁時,這裡已是一派熱鬧的場景——全縣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作業現場會在這裡舉行。在這塊水田裡,隨著一臺高速水田插秧機來回駛過,一株株翠綠的水稻秧苗被插入肥沃的泥土中,在燦爛的陽光下隨風輕擺,不一會一片白茫茫的水田就變成了『綠洲』。

  記者了解到,在以前的水田耙地前都要施上一些底肥,待插完秧苗後,還要追肥三四次,生產過程繁瑣、費時又費力。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這項新技術,就是在水稻插秧的同時,一次性把這些肥施到秧苗的根部,在可減少施肥量15%的同時,每畝水田還可降低成本20元左右。該項技術的應用對落實『農業三減』措施,促進農民增收具有重大意義。16日上午,綏濱縣在全縣共設立了四個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作業現場,首次向稻農示范推廣這項新技術。全縣各鄉(鎮)主管領導、技術人員,水田農機合作社負責人和水田生產大戶分別就近參加了四個現場會。

  『這技術也太實用了,不但省去了耙地後的施肥程序,插完秧後更不用追青肥、分?肥和穗肥了,既省力又省錢,等秋天看產量要是可以的話,明年再種水田我就全部用這技術了。』參觀完現場會的新村農機合作社社員張喜春高興地說。

  在這邊水田插秧機還未完成作業,地頭那邊就傳來了嗡嗡聲,一架無人機在操作人員的控制下,緩緩地飛到水田上空,開始噴灑一種液體藥物。原來這是綏濱縣在舉行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作業現場會的同時,又舉行了植保無人機演練現場會。

  『植保無人機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如今,我們在農業生產中的耕、播、收環節已經實現了機械化,唯有植保防治仍然是傳統人工、半機械化作業。如果植保環節用上無人機,在農業生產中纔是真正地實現了全程機械化。今天舉行植保無人機演練現場會的目的就是讓農民了解植保無人機的好處,最終應用到生產中去,加速提高鶴崗市農業機械化程度。』采訪中,縣農機總站農機專業合作社辦公室主任孫偉華道出了安排植保無人機演練現場會的目的。

  『植保無人機作業快,效率是人工的30倍,不但噴灑均勻,還能節省農藥15%左右,是精准農業的一種體現……』現場會上,黑龍江厚德科技有限公司專業人員宋國君向前來參觀的農民講解著植保無人機與傳統人工噴藥的區別。宋國君還告訴記者,由於還未到噴藥季節,所以在今天的演示中,無人機噴灑的只是普通自來水,目的就是讓參觀者看到噴灑效果。

  綏濱縣在示范水田生產新技術的同時更加重視水田插秧進展情況。從9日開始插秧以來,全縣各級部門領導和技術人員主動深入一線,動員稻農全力抓好水田插秧進度,幫助解決實際問題,目前全縣已插秧75萬畝,佔應插水田總面積的60%。

  綏濱縣示范推廣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舉辦植保無人機演練現場會,並全力搶抓水田插秧進度僅是鶴崗市當前水田生產亮點工作中的幾個小鏡頭。

  據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今年鶴崗市抓住有利時機,較去年提前5天於9日就陸續開始水田插秧,至14日已全面掀起水田插秧高潮。通過記者采訪得知,在今年的水田生產中,各涉農縣(區)積極組織稻農搶前抓早,以『天剛放亮就下地,夜不到來不收工』勁頭搶插水稻秧苗,使今年的水稻插秧進度明顯快於往年。截至17日,全市已插秧86.26萬畝,佔應插總面積的57.05%。眼下,全市1.2萬臺水田插秧機已全部出動,以每天插秧15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預計全市水田插秧工作將於25日全部結束,做到堅決不插6月秧。圖為綏濱縣水稻機械插秧側深施肥作業和植保無人機演練現場。本報記者夏巍峰攝

責任編輯:馬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