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偉大的老伴。』楊世山沒有絲毫的猶豫,用他能想到的最宏大的詞兒來評價妻子。程克有溫柔賢惠,婚後育有一女五子,兩人一輩子沒紅過臉兒。困難時期,他們靠吃榆樹葉、在雪地裡削蘿卜頂度日,程克有給全家人納鞋底,楊世山在旁邊打麻繩……
5年前,程大娘得了阿爾茨海默癥,有一回在家摔骨折了。楊大爺在一旁抹眼淚,這是大兒子楊增傑生平第一次看見父親流淚,『雖然他啥也沒說,但我們知道,我爸這是心疼我媽哩!』
這幾年,程大娘的病情愈加嚴重,有時甚至認不出自己的孩子,經常半夜去廚房做飯,電飯鍋燒壞了好幾個。雖然忘記了很多人和事,但程大娘始終沒忘 記楊大爺,即使記憶淡去,愛依然埋藏在這些生活細節裡。睡覺時,她會幫老伴蓋好被,吃飯時,總習慣性地給他夾菜,有時菜多到下不去筷子。而楊大爺雖然已經90歲,他每天都會給程大娘洗尿盆,每次出門都會緊緊地牽著妻子的手……
在兩位老人的家裡,記者看到了他們結婚時戴的銅戒指,它已經斷了,卻被老人像寶貝一樣珍藏著,他們用一生的相愛相守,詮釋著什麼叫『情比金堅』。
患癌丈夫去世前送妻子"玫瑰戒指"
『老伴,我做了你最愛吃的魚和餃子。』今年除夕夜,69歲的張秀芝對著丈夫賈述軒的照片念叨著。這個規矩,她已經堅守了22年。
賈述軒原本是張秀芝哥哥的好友,以前經常去張家玩,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小妹妹。當年,張秀芝下鄉當知青後,賈述軒寫了一封長長的信向她表白,卻被拒絕了,張秀芝當時的理由是:『我是知青,你是工人,咱倆不適合。』
執著的賈述軒瞞著家人辭去了工作,下鄉去了大興安嶺。離家前一天,他被氣憤的父親一頓暴打,連行李都是在親戚家現湊的。到了知青點之後,賈述軒又給張秀芝寫了一封更長的信,這回他們走到了一起。1970年,張秀芝得了一種慢性肝炎,雖然不傳染,但醫生說她最多只能活8年。她拒絕了賈述軒的求婚, 這個癡心的小伙卻不答應,他跪在張秀芝母親面前,哽咽著說:『您放心,不管秀芝能活8年還是8天,哪怕只有8個小時,我也會陪著她一直走到最後!』
1973年4月22日,張秀芝和賈述軒結婚了。婚後,由於工作需要,他經常要去外地出差,一走就是幾個月。張秀芝曾聽老賈的同事說,他們租住的旅館裡,經常會有年輕女孩半夜去敲門,每次都被老賈給罵走,有一回一個女孩賴著不走,老賈竟然氣得揮起了拳頭。
1994年,賈述軒罹患胃癌晚期。當時家裡有27萬存款,為了治病,張秀芝帶著丈夫全國各地求醫問藥,北京、天津、上海、沈陽,一年多不僅花光 了積蓄,還欠了8萬元的外債。她記得,去沈陽就醫時,他們剛下火車當地就下起了暴雪,老賈胃疼得直打滾,一步也走不了,她在風雪中摟著丈夫在井蓋上坐了一 個多小時,身上凍僵了,兩人像雪人一樣……
為了省錢,老賈想放棄治療,張秀芝死活不同意。1995年6月,她將房子抵押了,搬去醫院的前一天夜裡,老賈愧疚地對妻子說:『當初承諾要陪你 走到最後的是我,沒想到實踐這個諾言的卻是你。就算來生做牛做馬,我也要把欠你的都補回來!』張秀芝勸丈夫別想那麼多,『好好睡一覺』,然而第二天早上, 老賈再也沒有醒過來。
去世前一個月,老賈曾托兒子為妻子買了一枚金戒指作紀念,戒指上雕著兩朵玫瑰花,就像他們永不凋謝的愛情。老賈去世後,張秀芝一直將它戴在左手中指上,2008年的一個冬天,她去銀行取錢,戒指被一伙持刀劫匪給搶走了。她苦苦哀求,甚至承諾願意花錢贖回來,對方沒有答應。那枚遺失在人海裡的戒指,成了她心中最大的遺憾。
如今,老賈走了22年,兒子也早已成家,張秀芝依然獨身,很多人想幫她介紹老伴,都被她婉言謝絕了。愛情是什麼?面對記者的提問,張秀芝篤定地答道:『在我看來,愛是彼此信任,彼此忠貞,用一輩子去實踐一個諾言……』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資料來源: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