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5月22日訊 記者21日從省民政廳獲悉,近日我省啟動全省社會救助宣傳月活動,此次宣傳月活動面向我省城鄉全體居民,突出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供養對象、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低收入群體和去產能過程中政策性新增貧困群體。
據悉,此次宣傳月活動重點向百姓宣講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特困人員供養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救助制度,講解黑龍江省社會救助標准和條件、社會救助申請審批和資金發放程序、社會救助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等具體內容。據介紹,2016年我省第十次提高城鄉低保標准,實現了城鄉低保標准『十連增』。此次提標惠及我省城鄉困難群眾246萬人,其中,城鄉低保對象232萬人,保障特困供養對象14.4萬人。
黑龍江省低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低保標准動態調整機制,今年我省將適時調整城鄉低保保障標准,確保低保標准始終與經濟平穩增長的節奏同步,真正為困難群體築起一道基本生活保障『安全牆』,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為有效促進低保政策公平公正實施,杜絕『人情保』、 『錯保』問題,今年我省將全面開展社會救助專項整治活動,甄別保障對象,將符合條件者納入救助保障范圍。
『真困難還是假困難,是否確實符合低保規定,通過系統查詢一目了然。』去年,黑龍江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系統正式運行,該系統實現民政、公安、人社、工商四部門信息共享,可即時查詢,能夠准確、高效地認定社會救助對象。據其介紹,今年省民政廳還將與銀行、地稅、公積金等部門達成合作協議,實現12部門聯網核查,進一步擴大信息比對項,提高核對的全面性和准確率。此外,從今年開始,我省將利用3年時間,在全省開展社會救助示范縣(市、區)創建活動,進一步提高全省社會救助規范化管理水平,使城鄉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我省低保及低收入家庭認定條件
低保家庭認定條件
(一)持有當地常住戶口;(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三)家庭財產狀況符合以下規定:家庭擁有的全部貨幣財產總額,人均不超過當地20個月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家庭成員名下無生活、生產、運營用機動車輛、船舶(殘疾人功能性補償代步機動車輛、普通兩輪摩托車除外)和中型以上農機具;家庭成員名下無非居住類房屋(如商鋪、辦公樓、廠房、酒店式公寓等),但有『居改非』房屋且兼作家庭唯一居住場所的除外;城鎮居民家庭無產權住房或者僅擁有一套產權住房,或者擁有兩套以上產權住房,但家庭成員人均居住面積不超過當地人均居住面積;農村居民家庭除宅基地住房或統一規劃的農民新村住房外,家庭成員名下無其他商品房。
低收入家庭認定條件
(一)持有當地常住戶口;(二)可參考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1.5倍掌握;(三)家庭財產狀況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認定條件。支出型貧困家庭認定條件(一)持有當地常住戶口或居住證;(二)居民家庭總收入減去醫療、教育、突發性災難及地方政府規定的其他類剛性支出,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三)居民家庭財產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認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