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建三江管理局濃江農場生態稻田引天鵝嬉戲覓食
2017-05-22 11:02: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飛 劉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圖為稻田白天鵝。

  黑龍江日報5月22日訊 隨著水稻插秧開始,稻田裡2000餘只白天鵝飛走了。農墾建三江管理局濃江農場的職工們相信,它們明年還會回來,而且會越來越多。

  天鵝喜歡棲息於開闊的、水生植物繁茂的淺水水域,對生態環境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今年春天,2000餘只白天鵝飛到濃江農場水稻田,它們時而在稻田裡嬉戲覓食,時而高空飛翔。出現如此美麗的景象,完全是濃江農場發展綠色農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的結果。

  轉方式調結構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近年來,濃江農場始終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積極試驗旱作水稻栽培、隴上水稻插秧、超早育秧等新技術,示范推廣鴨稻、蟹稻,積極探索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綠色農業帶來的是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多年不見的大量候鳥也紛紛來此棲息,尤其是白天鵝每年4月初就會陸續出現,從最初的二三十只,逐漸增加到今年最多時候的2000多只。

  環境的好轉堅定了農場人的信心。2017年是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場體制、機制改革的關鍵一年,同時水稻生產面臨國家水稻收購價格下調的巨大壓力。濃江農場提出開展水稻『萬畝雙百四減』示范工程。具體做法是:利用河北邢臺錦禾寬窄行插秧機進行寬行33厘米、窄行17厘米插秧,通過縮行增密,增加平方米穴數,在前勤路、濃鴨路、農場循環路等100公裡示范帶進行示范,最終達到畝增產100斤、畝增效超100元的目標。結合本地種植品種特性、生產條件和歷年水稻生產技術制定有機水稻種植實施方案,實施『四減一控』,要求種植戶『減肥』,依靠推廣側深施肥插秧機提高肥效,使用有機肥和生物肥減少高殘留化肥使用量;杜絕使用對土壤高殘留、危害大的農藥,推廣低毒高效的生物農藥,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在苗期管理和本田管理過程中,提倡種植戶使用人工清理雜草,減少除草劑使用量,降低對土壤污染;農場推廣落實水稻育秧使用玉米淀粉秧盤,減少塑料秧盤產生不可降解造成的白色污染。

  成立『護衛隊』持續發展有保障

  自天鵝大量聚集到濃江農場以來,濃江農場場領導組織九個管理區召開保護白天鵝會議,制定保護天鵝方案,安排林業、畜牧和派出所加強巡邏保護。同時,農場還通過廣播電視臺和微信公眾平臺發布保護天鵝公告,向農場廣大職工倡議,做天鵝的保護者。一段時間裡,天鵝群由原來九區方向逐漸向第三管理區聚集,在第三管理區種植戶翟瑞峰的水稻田裡就發現近200只天鵝。翟瑞峰看到這些天鵝到他家的地號裡,用手機拍照發送到朋友圈裡曬這些美麗的『貴客』。也有人問翟瑞峰:想沒想過捕殺這些天鵝的念頭?翟瑞峰堅定地搖了搖頭說:這些天鵝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些天鵝能來這裡證明我們這個地方生態環境好,捕殺它們,這不是把水稻的『活名片』給毀了嗎?』

  巧借天鵝『代言』增加銷售訂單

  濃江農場擁有特色產品包括濃江牌各類大米、黏米、黑米、靈芝、榛子、木耳、猴頭菇、榛蘑等產品,各類產品全程質量實現可追溯。在營銷上,農場開通名為『濃江苑』的公眾號進行農產品網上訂單銷售,采取全面營銷的理念,農場在職300餘名職工群眾,加上500餘名微商全部改成濃江+本名,個性簽名投放廣告語,定期在朋友圈更新農場產品廣告,全方位宣傳產品。

  自天鵝來農場以後,農場宣傳部組織攝影愛好者到各管理區拍攝天鵝圖片,用活靈活現的天鵝圖片在朋友圈內宣傳濃江牌有機農產品,吸引省內外有機農產品訂單。截至目前,已經有很多省外客商與農場取得聯系,即將簽訂大量有機農產品訂單,天鵝成為濃江有機農產品的代言人。為了打造新形式的營銷理念,農場還與國內最大的單品電子商務聚集平臺合作開通網絡公眾信息平臺,打造黑龍江墾區最大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並簽訂全網推廣合同,爭取讓更多人品嘗到濃江農場的美味。

  隨著天鵝大量聚集,白鷺、白鸛和江鷗等多種珍奇候鳥也聚集在濃江農場,建三江、創業、勤得利等地攝影愛好者紛紛趕到農場,用『長槍短炮』聚焦在美麗的天鵝身上。每一張美麗的照片都是農場發展生態農業的真實寫照,都是農場綠色食品的宣傳片。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