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2日訊(邱小平 馮知幾 李芮霖 記者 周秘)北緯53°33′42?,東經123°15'30",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方,被視為中國的北極點。在這裡,矗立著一座靜謐而奇幻的村落——漠河縣北極鎮北極村,素有『神州北極』、『天涯北角』、『金雞冠上的綠寶石』美譽。很多人對這裡滿懷憧憬,是因為夏至時分那道劃破長空的魔幻光束,這裡是我國唯一可以觀測到北極光的地方,這裡也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北極邊防派出所的駐地。

北極邊防派出所民警上門為群眾送戶口。
5月19日,北極邊防派出所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戍邊為民模范邊防派出所』榮譽稱號。北極邊防派出所作為我國地理位置最北的公安基層單位,擁有70年歷史。70年間,一代代北極邊防官兵以『耐得住高寒,親民近民盡心盡力;耐得住寂寞,為民護民盡職盡責』的『北極精神』為指引,堅持以『戍邊為民』為職責,忠誠履職,無私奉獻。
70項集體榮譽的背後
從2004年至今,北極邊防派出所有5人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30餘名官兵立功,先後70餘次受到各級表彰獎勵,被公安部、黑龍江省授予榮譽稱號。每一項榮譽的背後,都有一個戍邊為民的故事。

北極邊防派出所榮譽室一角。
『警務就是家務,工作就是生活』,在黑龍江源頭的洛古河村,洛古河夫妻警務室外牆上的這句話格外醒目。
北極邊防派出所地廣人稀,山高林密,島嶼眾多。邊境線全長173公裡,轄區總面積2380平方公裡,卻只有3個自然村、1個林場,平均每平方公裡不到2人。突發事件發生時,民警無法第一時間趕至現場,村民辦事辦證難是制約警民關系的最大掣肘。
2010年5月,離北極村150公裡的洛古河村夫妻警務室設立,賈晨翔、王曉蓮夫婦進駐,2011年5月,北紅村警務室設立,年輕民警張展進駐,從此,北極邊防轄區每個村均有警務室。
『群眾的需求就是第一信號,我們的所有警務都是圍繞民情轉』北極邊防派出所所長高軍峰說,駐村警務室的設立,使警務迅速推進到第一線,村民報警均能第一時間受理,群眾利益受到侵害能夠第一時間處置。
洛古河村村民劉洪波算了一筆賬,到派出所辦理戶口,需要坐長途汽車到漠河縣城中轉,再到北極鎮辦理,中間需要住一宿,如果辦理順利,當天能返回漠河縣,再過一天纔能回洛古河村。警務室開設到村裡之後,僅僅捎辦戶政業務、身份證一項就為村民節省開支5萬元,警務前移戰略讓村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173公裡的平安守護
北極村地處祖國最北端,『最北一家』、『最北郵局』、這些在北極村隨處可見的『北』字景觀,把北極村的地緣優勢推向極致,『找北游』也因此迅速昇溫。每年150萬的客流量,給村民帶來豐厚收入的同時,也給北極邊防派出所的17名官兵帶來極大的治安壓力。
『很多游客在找北的過程中找不到北了』,北極邊防派出所教導員牛書磊介紹。為此,邊防派出所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報警業務,群眾報警只需『掃一掃』。他們還將轄區旅館業、餐飲業以及各村分別設立微信群,一有游客走失,立即在微信群發布消息,兩千多群眾立馬成為『第二警力』,找人效率大增,科技讓警民關系更融洽。
北極邊防派出所邊境線總長173公裡,在全省派出所中位居第一,界江封凍後,游客誤越邊境線成為最大的隱患,北極邊防派出所將警力陳兵一線,管邊民警隨漁民一起駐灘。重要治安卡點由派出所和機動中隊聯合駐點執勤檢查,流動警務車擔負部分巡邏功能,邊防派出所—基層警務室—固定執勤卡點—流動警務車成為最基本作戰單元,15年來,這所沒有一起惡性越界事件發生。
北極所累計投入200萬元用於科技強警,不斷加強可視化邊境管控體系建設,整合全鎮視頻監控系統攝像頭100餘個,全面提昇了『信息化管邊、信息化警務』水平,邊防工作信息化成為『平安邊境』的又一利器。他們還搭建起『村村是陣地、所所是堡壘、人人是防線』的治安防控網,廣借民力維護治安成為北極邊境治安管理的又一抹亮色。
北極精神代代傳
在北極邊防派出所的榮譽室,一個碩大的根雕特別引人注目,根雕上懸掛的木牌上,是每一個在北極邊防派出所工作過的人的姓名。這個寓意為『把根留住』的根雕,正在成為北極人精神傳承的載體。
『從入所起,我們就喊出了「駐守北極高寒區,為民服務無盲區;環境艱苦氣溫低,工作標准不降低」的口號,這也是我的承諾』,北極邊防派出所第二任所長郭福波說。
10年前,北極邊防派出所樹立了『耐得住高寒,親民愛民盡心盡力;耐得住寂寞,為民護民盡職盡責』的『北極精神』,北極邊防官兵始終牢記宗旨,書寫了一段段傳奇。
『北極邊防派出所之所以多年保持先進,源於官兵對黨的忠誠,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省邊防總隊政治部主任孫加林說。
榮譽的傳承,是一種信念的傳遞,也是一種精神的堅守。在北極邊防派出所的柵欄上,『最北最冷最放心,最偏最遠最忠誠』14個大字異常項目,這亦是全所官兵的鏗鏘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