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中介違規辦卡、套現服務盛行 揭開信用卡詐騙案頻發內幕
2017-05-23 08:12:56 來源:大慶網  作者:霍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5月23日訊 中介違規辦卡、套現服務盛行、銀行審批不嚴、市民法律意識淡薄為主因。

  大街上各種信用卡的代辦廣告,到處都是。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信用卡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對於很多市民來說,擁有一張高額度的信用卡,不僅方便消費,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然而,有些市民在透支消費後,無法償還銀行的欠款,采用拒接銀行電話和更換聯系方式等辦法,試圖躲避銀行的催款,致使近年來,大慶市信用卡詐騙案頻發。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此類案件的不斷發生呢?

  大慶晚報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中介違規辦卡、套現服務『盛行』、部分銀行審批不嚴格和市民法律意識淡薄,是四大主因。

  透支超限更換電話躲避銀行

  前不久,大慶市一名80後女子,因犯信用卡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半,並處兩萬元罰金。

  事情的起因是,2012年4月,該女子為了方便購物,在大慶市一家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從第二個月開始,她開始透支消費。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透支額度達到兩萬餘元。

  因為未按約定時間還款,幾個月後,銀行開始對其進行電話催款。

  然而,該女子卻拒絕接聽銀行的電話。為了躲避銀行,她將自己的電話號碼換了,以為銀行再也找不到她。

  2016年7月,該女子在哈爾濱火車站被警方抓獲。

  法院認為,該女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惡意透支信用卡,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年輕人透支後,因為還不起錢,采取各種辦法,躲避銀行的催款。

  大慶市一名男子,在銀行辦了一張信用卡,一年多的時間,他竟透支近五萬元。

  信用卡逾期後,銀行多次打電話向他催款,只要是銀行的電話,他一律拒絕接聽。

  銀行通過其辦卡時留下的親屬電話,與其家人聯系,然而,這種辦法並不奏效,後來,該男子乾脆更換了通訊方式。

  透支46萬元獲刑5年11個月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大慶市信用卡詐騙案頻發。

  透支的數額,從幾萬到幾十萬元不等。

  2011年中旬,大慶市一名男子,在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並於第二個月,開始透支。

  四年多的時間裡,他累計透支近46萬元。銀行多次催收欠款,也沒有效果。之後,男子變更了聯系方式,使銀行無法進行催繳。

  銀行報案後,該男子被警方抓獲。

  法院認為,男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期限透支,且透支數額較大,銀行多次催收後,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其行為,已構成信用卡詐騙罪。

  男子因犯信用卡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11個月,並處罰金8萬元。

  正常來說,辦理信用卡,目的是為了方便自己消費。然而,對於一些市民來說,信用卡,卻成了他們犯罪的『工具』,這與信用卡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馳。

  辦信用卡一些人為啥選中介

  在百度上,鍵入辦理信用卡的關鍵詞,搜出的信息,可謂鋪天蓋地。微信上、QQ群裡,各種代辦信用卡的信息,也是比比皆是。

  按理說,市民辦理信用卡,首先應該想到銀行,為什麼捨近求遠,要選擇中介呢?

  調查中,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因為工作不固定,很難申請到信用卡。還有一些市民,想擁有一張大額度的信用卡,而按照自己的身份,根本無法申請到,這給了中介很大的『市場』空間。

  很多中介甚至宣稱,個人無法申請下來的信用卡,他們都可以操作,費用低,下卡快,額度大,黑戶也可以操作。

  龍鳳一名男子自稱,他常年代辦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只需提供身份證正反面和征信報告即可。

  男子告訴記者,卡下來之前,記者不用去銀行,等卡審批下來之後,只要去銀行面簽一次即可,特別簡單。

  資料造假借以收取高額費用

  那麼,中介是如何操作,讓這些不符合條件的信用卡,審批下來的呢?

  調查中,讓胡路一位信用卡中介告訴記者,如果男士沒有做過任何貸款,不好辦理信用卡。女士卻可以辦,一般來說,能辦下來兩萬元左右的。

  該中介說,每辦下來一張卡,需要收取20%的手續費,還有500元的『包裝費』。所謂『包裝費』,是指他幫忙對工作單位、座機等資料進行造假,只要來『配合』一次,其餘都不用管。

  另外一名信用卡中介稱,他們的收費標准,是所辦信用卡額度的25%,另外再收取1000元的『包裝費』,兩筆錢,等信用卡下來之後再扣。

  對於包裝費,對方給予的解釋是,偽造當事人的房產、車、工資流水、工作單位等信息。

  此外,還替接回訪電話。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資料造假,幾乎成了信用卡中介代辦信用卡的手段。

  而這些信用卡『中介』,主要通過網上承攬業務,他們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也沒有開展此項業務的營業執照。

  違規辦卡套現市場生意紅火

  按照大慶市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的說法,每審批一張信用卡,要經過多個步驟,非常嚴格。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信用卡的額度,與當事人的身份相符,這樣,纔能保證信用卡的健康使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也有部分市民,通過偽造房產證等資料,到銀行申請大額度的信用卡。

  正是因為一些人,不符合信用卡的申請條件,卻辦理了信用卡,或者自己的工作、財產等狀況,不符合辦理某種大額度的信用卡,卻通過非常規的手段,申領下來信用卡,纔導致出現透支消費後,無法償還的情況。

  此外,近年來,隨著pos機的廣泛應用,很多市民通過套現信用卡裡的錢,進行消費和周轉,一旦償還不上,極可能發生信用卡詐騙案。

  前不久,一位市民剛把車停在商場前10分鍾,車上就被別了十餘張名片,其中,有8張和信用卡套現有關。

  記者發現,套現的收費標准,從0.4%到0.65%不等。也有市民反映,現在,很多人用APP進行套現,比用pos機套現的費用還低。

  案件上昇市民法律意識淡薄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信用卡違規使用的方式較多,且卡內的額度,遠遠超出市民個人消費的水平,導致很多市民,在面對還款時,出現了資金短缺的情況。

  記者了解到,信用卡詐騙案件數量,始終處於金融案件首位,而惡意透支,已經成為信用卡詐騙案件的主導,所佔比例,接近90%。

  例如,2013年,薩爾圖區法院審理信用卡詐騙案件13件,涉案金額將近200萬元。

  2015年前10個月,審理的信用卡詐騙案,則上昇到27起,涉案金額達400多萬元,此類案件的上昇勢頭很明顯。

  除了以上原因外,部分銀行為了佔領信用卡市場,在審批上,並不十分嚴格。

  在大慶市的一些商場、廣場,經常能見到銀行的工作人員,現場為市民辦理信用卡。很多無業人員,因此成功申辦了信用卡。

  在此類案件中,很多被告人,為中青年男女,職業多為打零工的無業人員。

  據法院的人員介紹,惡意透支信用卡詐騙,雖然早已入刑,但很多市民對此種犯罪,並不是很熟悉。

  持卡人申領卡後進行消費,認為其只是和銀行之間的借貸糾紛,一時還不上,也沒關系,所以,有些人換掉手機號,逃避銀行追款。

  正是持卡人的這種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該類犯罪的頻頻發生。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