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雙鏈』驅動齊齊哈爾興十四村再昇級
2017-05-23 10:30: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23日訊 立夏第二天,齊齊哈爾地區下了一場雨夾雪。在雨雪中,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黨委書記付華廷站在村東側,指著眼前一片開闊地說,村裡與上海、北京兩家公司合作,總投資12.9億元,6月份將開工建設一個集玉米精深加工、秸稈發電等多功能的加工企業,整個工期大約18個月左右。

  『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對於我們村來說,既要抓住「農頭工尾」,延長「產業鏈」,也要擴展思路發展創意農業和觀光農業,提昇「價值鏈」。』付華廷說。

  興十四村有2.42萬畝耕地,今年種植水稻1.5萬畝,玉米改種大豆6325畝。部分種植雜糧之外,剩餘土地用來種植鮮食玉米、紫玉米和纖維含量高的花玉米。今年試種的花玉米畝產預估600公斤左右,更被看好的是,其成熟後的玉米秸稈高達4米左右,含有豐富的纖維。花玉米試種成功的話,將在整個甘南縣進行推廣。

  看著落在農田裡的雪花兒,付華廷高興地說,這場雨雪下得太及時了,天一放晴,用作實驗種植的200畝花玉米馬上播種。

  即將開工建設的玉米加工企業,除了對鮮食玉米精品包裝進行銷售外,還將從玉米粒中提取工業?、食用?、藥用?,這些?年產量預計5萬噸左右。從玉米瓤中提取木糖醇,用於食品加工。部分玉米瓤粉碎後,用作培養食用菌,擴大食用菌栽種面積。以花玉米的秸稈為主,從中提取面粉等裡面所需要的膳食纖維,增加其柔韌度。利用玉米秸稈發電,解決農民處理秸稈的難題,從秸稈灰中提取碳灰等,用於生產綠色有機肥料。

  『玉米加工出來的產品,市場銷路會怎樣?』面對記者的提問,付華廷自信地說,現在食用纖維市場賣到了每斤28元,與村裡合作的企業生產以玉米為主原料的脂肪?、蛋白?、單寧?等都出口東南亞、歐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工業?、食用?、藥用?等直接出口,木糖醇市場需求量更大,這些產品都不愁銷路。

  從種植綠色有機玉米到從中提取工業?,再到提取膳食纖維、秸稈發電等一系列深加工後,還覺得沒有『吃乾榨盡』。付華廷指著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聯棟智能溫室規劃圖說,這聯棟智能溫室是利用秸稈發電的餘熱來調節溫度。在溫室裡,冬日裡也能溫暖如春,綠樹成蔭,盛夏卻可納涼避暑。

  興十四村聞名全國,每年來參觀學習的人數上萬人次,可是旅游要素比較薄弱。村裡將聯棟智能溫室建成室內滑雪場、游泳池、餐飲、觀光、采摘等八個功能區,在智能溫室中,游客可以采摘新鮮的有機果蔬,享受冬夏皆可的滑雪,在恆溫的游泳池裡游泳等。『門票一張按60元計算,收入就十分可觀啊。』付華廷說。

  作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興十四鎮中的興十四村去年人均收入達到了76100元,成為齊齊哈爾地區乃至省內的首富村。『提高農民收入不僅要將農產品提檔昇級賣得好,還要種得好,村裡現在種植的所有作物全部不用化肥、農藥、除草劑。』付華廷說,現在1331棟棚室的果蔬全部使用生物肥、有機肥等,有機香瓜、草莓、柿子、黃瓜等特別受歡迎,香瓜賣到50元一斤。聯棟智能溫室裡的果蔬也將全部使用綠色有機肥料,2019年將興十四村打造成全國有機食品專業第一村。

  興十四村現有的棚室加上在附近鄉鎮推廣的5000棟以及將要建的聯棟智能溫室,棚室將達萬棟左右。面對溫室大棚的增加、綠色有機糧食面積的擴種,興十四村建立了『城市智能冰箱』——萬噸果蔬智能庫和精品糧食倉儲庫,儲存興十四村種植的果蔬、糧食等。眼下,工人們正在對這臺『冰箱』進行調試,6月份就可使用。根據市場的行情銷售,將儲在『冰箱』裡的果蔬、糧食賣出最好的價格。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全國知名網絡媒體興十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