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油田總醫院兒科診室門外,家長們帶著患病的孩子在候診。
東北網5月24日訊 剛剛經歷了34℃的熾烤,上周末,大慶市又迎來了大幅度的降溫,可以說是入春以來的最強降溫。『最近天氣變化太大了!前兩天突然暴熱,即便換上短袖襯衫也熱得直冒汗,可到了這幾天又出現大幅降溫,就是穿上夾克衫還有些冷……』對此,許多市民禁不住抱怨起來。忽冷忽熱的溫差變化,讓許多心腦血管疾病和風濕病患者苦不堪言,一些醫院前去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
5月22日,晚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大慶油田總醫院、市中醫醫院、市人民醫院進行了解,由於高溫後的連續低溫,前去醫院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尤其是呼吸系統、心腦血管、骨關節這三類疾病的患者較為明顯。
感冒小患者排隊看病
5月22日上午,記者先後走訪了油田總醫院和市中醫醫院,發現前去就診的感冒小患者明顯增多。在油田總醫院兒科,記者看到家長抱著襁褓中的嬰兒到門診掛號,兒科候診區的椅子上坐滿了就診的小患者和他們的家人。一位11個月大的小寶寶,腦門兒上還貼著退熱貼,奶奶心疼地說:『前幾天還挺活潑的,周末帶孩子出去一趟,回來後開始流鼻涕,當天晚上就發燒了。』
隨後記者來到市中醫醫院兒科,當天值班的醫護人員介紹,這幾天小患者有所增加,高溫後突然降溫,患感冒的孩子比平時多了不少。小患者們普遍出現咽喉痛、流鼻涕、發燒等癥狀。
市中醫醫院兒科主任馬斯風說:『由於溫差大,一些患感冒前來就診的兒童較多,上周末至今,兒科感冒的患者比平時每天增加了50人左右。有些感冒癥狀較嚴重的小患者已經辦理了住院手續。目前,醫院呼吸科的病床位出現緊張。』
腦血管重癥急癥患者增多
據了解,受溫差變化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也明顯增多,其門診量僅次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在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住院部一病區,記者看到,每間病房的床位都住進了患者。
科主任段偉介紹說:『從年後到現在,神經內科的病房,一直都人滿為患,一位患者出院了,馬上就有另一位患者住進來。從癥狀上看,近幾日的患者,重癥、急癥的較多,我們已連續忙了三天。』
段主任說,上周末,一位40多歲的男子,因為言語不清、並且感到一側手臂發麻而住進了醫院,經診斷確診為急性腦梗死,經過醫務人員的奮力搶救,保住了患者生命,但由於患者就醫不及時,導致病人目前仍然處於昏迷狀態中。
段主任提醒廣大市民,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患者,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吸煙、不喝酒。天氣忽冷忽熱時,『三高』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以防發燒導致腦血管病的發作或復發。
據了解,高血壓病人,在氣溫高低交替的時候,血壓要比氣溫穩定時增高20毫米汞柱,容易造成心腦血管血液循環的障礙,所以有心腦血管病史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氣溫變化。
此外,脫水、腹瀉也會誘發腦血管疾病。
因降溫『老寒腿』舊病復發
風濕疾病在東北地區比較常見,許多風濕病患者開玩笑說,通過自己病灶部位的不適就能知道天氣的變化,特別是突然降溫或下雨前,更是較為明顯。
『近幾天,骨科就診患者可不少。』市中醫醫院骨科主任馬建華說,上周末降溫後,周一患者就多了起來,有腿疼得抬不起來的,有關節腫痛的,還有不少風濕關節炎患者舊病復發的。
患者王先生說,他幾年前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上周末出現三十幾度的高溫天氣,本以為進入了盛夏,每次外出都穿得很單薄,他並沒有在意突然的降溫,也沒有采取相應保暖措施,等他感到身體不適時,『老寒腿』疼痛的毛病已經復發,於是趕到醫院就診。
對於骨關節病,市中醫醫院骨科主任馬建華建議,除了注意保暖外,每天晚上可以泡泡腳,天冷時及時多加衣物,女士患者少穿裙子等。有關節炎、風濕骨病的患者,降溫溫差較大時盡量減少外出活動。
本周五將出現氣溫回昇
5月22日下午,記者聯系到市氣象局天氣科,據預測,未來幾天,大慶市氣溫將逐步昇高,但24日、25日,大慶市上空仍在冷渦控制范圍內,26日氣溫明顯昇高,預計最高溫度為26℃-27℃,昇溫過程持續到30日,之後還將出現新一輪的降溫過程。
醫生提醒市民,孩子出現呼吸系統不適等癥狀,應該盡早到醫院就醫。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者,平時要按時吃藥,生活要有規律,做好適當鍛煉。風濕病患者,注意天氣溫差變化,做好自身保暖,出現不適盡早到醫院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