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無國界:年近五旬的瑪麗娜和24歲的安娜一起幫助腦癱兒童
在哈爾濱市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有兩位俄羅斯雙語志願者,一位是年近五旬的瑪麗娜,另一位是24歲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安娜,兩人和哈爾濱市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眾多中俄家庭結緣,幫助他們一起讓腦癱孩子更順利地接受腦癱康復訓練,幫助可愛的天使們早日站起來。

瑪麗娜(右)從俄羅斯為孩子們帶回康復鞋。
做6年雙語志願者和很多孩子成『親友』
『哈拉少,哈拉少……』在哈爾濱市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瑪麗娜熱情地和身邊的腦癱孩子逐一打招呼。瑪麗娜在康復中心已做了6年的雙語志願者,不少腦癱患兒的家長為她點贊『哈拉少』。
瑪麗娜的兒子撒哈拉是一名腦癱患兒,六年前來到哈市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起初,瑪麗娜對兒子的未來覺得很迷茫,後來經過康復治療,她的兒子已開始進入康復正軌,生活自理方面有了起色,瑪麗娜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哈市殘疾人腦癱康復中心主任劉璐介紹說。
瑪麗娜是個熱心腸,在康復中心,她不但交到了俄羅斯的朋友,也和很多中國的腦癱孩子及家長成為了無話不說的『親友』。
7歲的小林林平時有點耍脾氣,不配合治療,瑪麗娜就鼓勵他,『好樣的,加油,寶貝兒,你棒棒!』看到這位異國阿姨用略微蹩腳的中文鼓勵自己,林林好奇地摸摸瑪麗娜,竟認真練起走路來。此後,林林家人忙不開時,照顧林林吃飯逐漸成了瑪麗娜的日常工作,『希望小家伙能快點好起來,現在他能敲非洲鼓,能說很多的話,這讓我很高興。』

安娜(左)幫小安娜做康復練習。
做志願者剛六周安娜與小安娜結緣
24歲的安娜,靦腆文靜,來自黑大俄語專業,已在哈讀研一年多。『我在這裡六周了,主要幫助俄羅斯腦癱家庭解決生活和就醫難題。』康復中心醫護人員都知道,安娜有個5歲的小跟班——小安娜,她剛來時行走困難,經常不配合治療,『我喜歡這個小安娜,我經常和她說話,幫她學走路,後來她能走得很好了,我又鼓勵她說話,給她講家鄉的故事,現在她會跳了,能說幾個字母,我很開心。』安娜說。
深夜奔赴醫院做翻譯助腦癱孩子轉危為安
一次一位叫Aisha的俄羅斯籍腦癱孩子突然來到哈市求助,接到求助電話時,已是深夜,安娜打車來到醫院,幫助Aisha的家人辦理入院手續,因為治療及時,Aisha病情得到緩解,家人用無數次的擁抱感謝安娜。『因為我會雙語,來哈求助的俄羅斯人都只會俄語,而醫護人員只能簡單地用俄語與他們交流,我能夠幫助雙方進行更深入的溝通,讓腦癱孩子更好地康復。』安娜欣慰地說。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制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