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訊(王立峰 記者 王明菲)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頂風冒雨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親切看望生活在這裡的赫哲族群眾,習總書記對赫哲族奔小康的殷殷囑托讓當地乾部群眾深受鼓舞、乾勁十足。時隔一年,當記者再次回訪這裡,欣喜地看到如今赫鄉群眾的致富路越走越寬廣,同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進展。

同江市八岔村赫哲新區航拍圖。
5月24日,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尤桂蘭老人的家中格外熱鬧,親戚、朋友身著鮮艷的赫哲族服裝,圍坐在一起,唱起赫哲族嫁令闊小調,共同回憶習總書記一年前來家中看望老人交談時的場景。在八岔村赫哲族伊瑪堪傳習所,伊瑪堪民間藝術團團長吳桂鳳正和學員們練習著慶祝總書記到訪八岔村一周年活動的歌舞節目,老少同堂、交流討論、評點指導,場面和諧而熱烈。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一個群眾也不能落。』同江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把握機遇,揚政策之長,避基礎薄弱之短,采取有力措施,確保赫哲族群眾率先奔小康。制定了《同江市加強和改進新形式下民族工作的意見》等8項扶持政策,重點在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項目等方面建立常態化的扶持機制。2016年,累計完成街津口赫哲族鄉街津口村赫哲族特色村寨等建設項目6個,向上爭取資金1110萬元,用於支持民族事業發展。八岔赫哲族鄉政府副鄉長孫中馗介紹說,現在鄉裡正在建設赫哲族博物館分館,打造這個赫哲族博物館,主要目的是讓更多的游客來關注和了解赫哲族相關的文化和生產生活,更加深入的了解『原汁原味』的赫哲文化。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新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更好發展特色旅游及民族文化,去年以來,八岔鄉邀請大連民族大學對全鄉產業、旅游及民族文化發展進行總體規劃設計。成功舉辦了『赫哲之夏、相約八岔』漁獵文化節、『赫哲冬捕節』、『赫哲雪鄉節』等8項活動,開闢了『追隨習近平總書記腳步,赫鄉民俗體驗游』及『八岔島濕地游和灘地漁獵體驗游』兩條旅游線路,累計接待游客共2.9萬人次,過夜游客2000人次,實現旅游純收入150多萬元。同時,該鄉依托資源,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成立了赫翔漁業合作社,在緊鄰村邊的天賜湖裡養起了河蟹。常年依靠傳統捕撈生活的八岔人,如今正學習和掌握新的水產養殖技術,與俄羅斯那乃區建立了合作機制,可實現俄羅斯漁業進口銷售,古老的村落走出了『國際范』。一年來,八岔鄉不僅引導赫哲族群眾發展水產養殖,還建設了千頭肉牛養殖基地,組織村民創辦了肉牛養殖合作社和雞寶寶孵化基地,生產生活方式實現了根本轉變。

同江市街津口旅游紅紅火火。
『把握「大橋時代」,實現小康目標,全面開創美好同江振興發展新局面』。一年來同江市堅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切實用講話精神統一全市乾部群眾思想認識,激發乾事創業熱情,奮力走出同江全面振興發展的新路子。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51億元,同比增長6.1%。積極協調俄方加快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建設進度,爭取今年與中方一側進行架梁施工,為2018年合龍通車奠定基礎。同時推進了集同快速鐵路前期和鐵路口岸、口岸東部正式作業區申報工作。全力抓招商上項目,與國儲能源、中硅融德等大集團簽訂合作協議4個,引進中林、正融等大企業到同江考察並對接。推進了國際物流、產品加工、生態養殖、健康養老、文化旅游等領域一批產業項目。按照『一橋跨兩區』模式,推進同江省級經濟開發區二期工程,引進國儲、中林等戰略性企業,發展能源儲運和木材加工等產業,設立了佳木斯地區首家新遠東保稅倉庫,促進物流產業提檔昇級。搶抓俄政府創建『阿穆爾—興港』超前發展區機遇,協調推進俄阿穆爾綜合園區建設。1-4月份進口木材12.19萬立方米,是去年同期的3.5倍。
圍繞『國家邊境旅游試驗區』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同江市打好『旅游活市』牌,啟動了三江口、街津口智慧景區建設,推進了恐龍歡樂谷、界江游輪、三江口旅游觀光酒店等項目建設。著力打造『赫哲文化輻射帶』,打造了八岔赫哲族漁獵文化參與體驗區和街津口赫哲族民俗文化傳承保護區,圍繞『四季同江』,開展了同江中俄邊境文化季和『中國東極-同江赫哲冰雪嘉年華』系列活動,大力推介了『冬季去三亞、夏季來同江』主題健康養老品牌和『品位同江』『民俗風情』『界江觀光』等精品主題旅游線路。1-4月份,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7.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實現528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7%和8.3%。